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彭衍菘
2023年伊始,避寒和“趨寒”成為兩大旅游主題,上海、成都、北京、三亞、重慶等地成為元旦假期出游熱門目的地。
某旅游平臺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跨省游和跨市游訂單占比近八成。
多家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旅游中長線游需求經歷恢復,且游客旅游地呈現出“南北趨勢”。同時,在北京冬奧會的帶動下,“冰雪經濟”熱度不斷攀升,消費力釋放和冰雪主題嘗鮮成為冬季新的風景線。
冬季旅游“南來北往”
“避寒游”作為季節性旅游項目,成功帶動溫帶南方城市旅游業。
三亞市作為“避寒”首選熱門城市,近期訂單量和客流量驟增。三亞旅游大數據平臺顯示,2022年12月31日三亞市進港旅客量為4.34萬人次,2023年元旦當天三亞全市經營性住宿設施平均入住率為76.18%。同時《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元旦假期海南旅游訂單量對比2022年中秋假期海南旅游訂單量增長791%,跨省訂單占比達87%。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期間海南的三家機場共執行航班2300余架次,運送旅客近32萬人次。
避寒出游主題機會豐富,目前國內仍有多地區存在開發潛力。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南方地區、沿海地區都有可以延伸的方向,除海南島以外,嶺南地區等都可以成為避寒度假主題的旅游目的地。”
與“避寒游”不同的是,另一批游客則選擇“趨寒”冰雪主題的度假方式。某旅游平臺數據顯示,包含“滑雪”“冰雪”等關鍵詞的熱門冰雪旅游商品增長超三成,其中吉林長白山、黑龍江亞布力、河北崇禮成為熱門冰雪旅游目的地前三名。
1月3日晚,國家體育館冰球館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最近消費者明顯增多,尤其是在元旦假期期間,有來自各年齡段的運動愛好者。”
冰雪經濟大有可為
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不僅送來了“冰墩墩”,還送來了冰雪產業的經濟引擎。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冰雪運動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700億元,且得益于國家政策多重利好,冰雪運動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7900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滑雪相關企業。其中,63%的企業成立在5年以內。從地區分布來看,山東的滑雪相關企業數量居于首位,有超900家;廣東和河北緊隨其后,均有超過700家相關企業。
多地喜迎冰雪季消費潮,紛紛舉辦冰雪主題旅游活動和發放消費券。東亞前海證券報告顯示,內蒙古赤峰啟動83項冬季文旅活動,持續開展“冰雪+節慶”“冰雪+演藝”等11類、83項冬季文旅活動,預計接待人數450萬人次。新疆計劃于2022年12月下旬至2023年2月份通過“游新疆一碼游”微信小程序向疆內外廣大游客和雪友發放冰雪旅游消費券5萬余張。
《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冰雪企業和知名品牌,冰雪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鏈基礎不斷夯實,“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成效明顯。冰雪競賽表演及教育培訓總產值達到50億元,冰雪文化產業總產值達到550億元,冰雪裝備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冰雪旅游收入突破1700億元,冰雪產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在冰雪經濟主題下,主題旅游、體育戶外裝備、運動相機、防寒衣物等隨之蓬勃發展。
淘寶平臺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滑雪”關鍵詞實時銷量榜顯示,排名前十的產品類目為滑雪頭盔、防寒手套、沖鋒衣、面罩。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發展冰雪經濟,通過科技創新技術和室內冰雪來打破地域、氣候局限的同時更加需要打好發展組合拳,與其他產業抱團發展獲得內生動力,與文化、旅游、影視、音樂節慶、賽事活動等融合嵌入,相互交叉,衍生出新的產業形態。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