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彭衍菘
“今年過年水果貴了不少”。近期,來自天津、長沙、石家莊等多地的消費者對《證券日報》記者發出如是感慨。《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天津、長沙等多地水果零售市場時注意到,水果價格明顯提升。
貨架上標準化水果琳瑯滿目
即便如此,水果零售市場仍然呈現出強勁的復蘇態勢。“銷量增長迅猛。”有不愿具名的水果零售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截至目前,他所在的企業近期水果銷量無論是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與去年春節相比,都呈現出銷售火熱的狀態,同時進口水果、禮盒裝水果等高價品類正在愈加受到青睞。
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春節期間水果零售市場量價齊升,折射出居民旺盛的消費需求與我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這種需求也在倒逼水果零售產業各相關方通過標準化、數字化等方式對水果產業進行賦能,推動水果產業提質增效。
這些農產品“量價齊升”的現象其實不難理解,原岳陽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演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打破進口依賴的“櫻桃番茄”再到自研育種“洞庭1號”西瓜,科研培育的技術進步推動“量”和“質”的提升,由此,“價漲”也是市場認可的一種體現。
量價齊升彰顯消費活力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水果零售市場時注意到,水果的零售價格出現明顯上浮。以天津市某水果店的價格為例,香蕉的零售價格從5元一斤漲到7.5元,車厘子、草莓等相對高價的水果零售價格也出現了每斤15元左右的上調。
談及今年春節期間水果零售量價齊升的原因,百果園集團常務副總裁焦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在需求端,很多長期未能返鄉過年的居民在今年過上了“團圓年”,部分二、三線以及三線以下城市的送禮場景集中爆發,因此水果零售市場呈現出量價齊升的盛況;在供給端,一方面春節期間短期的人力短缺導致產品包裝效率放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給銷量,另一方面受北美、南美、澳洲等地區氣候影響,去年部分進口水果品類達標率減少,同樣推高了部分品類的整體價格。
事實上,即便不是在春節期間,水果零售市場在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推動下,本就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態勢。
(全拓數據:2016至2021年我國鮮果零售市場規模變化情況)
全拓數據顯示,2016至2021年間,我國鮮果零售行業市場規模雖有所波動,但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其市場規模有所降低,到2021年隨著國內經濟的回暖鮮果零售市場規模也逐漸回升至13369億元。
從量來看,根據來自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26年中國水果零售市場規模預計將進一步增加至17752億元,2021年至2026年的預期復合年增長率為7.6%。
從價來看,焦岳告訴記者,在售價相對較高的進口水果領域,車厘子等進口果品的供應鏈日趨穩定,物流通暢,清關順利,能夠滿足消費者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國產水果領域的供給平衡正在改寫,價格更為低廉的中低端水果呈現出供過于求狀態,部分經過改良提高品質的水果品種不但能夠實現優品優價,還往往供不應求。
數字農業重塑供給平衡
為了抓住水果零售市場量價齊升的機會,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一些涉足水果產業的上市公司也在進一步通過數字化賦能等方式加碼水果產業的轉型升級。
“我們從種植端著手,盡量避免使用農藥,同時進行土壤改良,推進BLOF生態和諧型種植技術,同時我們的智能監控技術也參與到了包括通風、灌溉等農事過程管理,制定了非常高的標準”。焦岳舉例告訴記者。
拼多多相關人士亦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幾年來,拼多多在各大農業產區持續投入,推動農業產區供應鏈改造升級、產業提質增效。以云南賓川為例,從陽光玫瑰到突尼斯石榴,一系列當地生產的高原特色水果近年來接連在平臺成為爆款。此外也在通過舉辦農研科技大賽的形式激勵數字化農業的創新升級。
在數字農業背景下,近年來電商的迅猛發展,使我國鮮果新零售渠道市場占比逐漸擴大。全拓數據顯示,自2017年至2021年,我國鮮果傳統零售渠道占總零售市場比重從89.89%降低至69.5%,新型零售渠道占總零售市場比重則從10.11%增長至39.50%。
劉演斌介紹,“新消費下,消費者對水果提出更加多元化、高標準的要求,在數字農業的推動下,這也推動水果行業產值大幅提升。”近些年,隨著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地理學、農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的有機地結合,蔬菜、水果等農業生產過程效率提升,農業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介紹,農業現代化對水果市場的支撐作用將更加明顯,體現在未來國內水果市場的零售端產品的價格穩定、質量穩定,以及市場供給穩定等方面。
2017至2021年我國鮮果零售市場銷售渠道占比變化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短缺影響供給效率的問題也正在得到解決。“我們在包裝分揀、倉儲管理以及冷鏈物流的車輛路線規劃等方面都在進行智能化的升級”。據焦岳透露,“預計兩三年內,水果零售業的物流倉儲水平會出現很大的提升”。
天風證券認為,水果產業鏈上游種植端專業化程度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導致品牌化程度低。未來水果產業鏈或將出現品牌化轉型趨勢,農業現代化將促進提升產業鏈標準與供應鏈效率,5G、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將賦能物流管理與精準營銷,消費者需求提升將促使水果品類日趨多樣化、品牌化。目前高度分散化的水果零售行業競爭格局也有望進行整合,具備良好品牌力與強大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企業更易獲得長遠發展。
(編輯 喬川川)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