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作為鋰電池的重要正極材料之一,鈷及其化合物價格出現持續下滑的消息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電池級硫酸鈷(晶體)2月15日中間價報39000元/噸,年內已累計下滑17.02%;四氧化三鈷報162500元/噸,年內累計下滑15.58%;鈷粉(1.0-1.5μm)報267500元/噸,年內累計下滑12.3%。同期,包括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在內,多個重點地區的電解鈷片報價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融智有色創始人、總經理高承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鈷價的持續走弱與需求減弱、供給增加等因素有關。
高承君介紹,從需求端角度來看,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3C(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降低趨勢持續,對上游鋰電池的需求減弱,進一步向上傳導至鈷及化合物的需求減少。另一方面,鈷的重要需求端新能源汽車領域,眾多廠商都在積極研發無鈷電池,同時,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也趨于成熟,由于其成本低于三元鋰電池,導致三元鋰電池的市場占有率出現下滑,致使動力電池方面的鈷需求受到了一定影響。這也是進入2023年以后,仍無法支撐鈷價企穩的主要原因。
“供給端方面,市場上主要的鈷供給來自于剛果金和印尼,通過進口礦石帶來的鈷中間體,以及國內外的一些頭部廠商。2022年以來,剛果金方面很多企業有擴產計劃。同時,嘉能可這種大的供給商也在增產,而印尼方面還有一些新的鎳鈷產品或其他鈷伴生品在持續投放到市場當中,所以從整體來看,2023年鈷的供給仍在增加。”高承君說。
“除上述因素外,結合上海鋼聯數據來看,當下5G手機性能普遍很強,大部分用戶近一兩年更換欲望較低,導致用戶對于新機的關注度逐漸下降。疊加此前芯片短缺、線下門店開工不順利以及物流等因素共同影響,手機銷量情況較差,間接影響到了鈷的需求。”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劉飛勇向《證券日報》記者補充表示,根據東亞前海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電解鈷的消費結構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43%、3C電池占比達41%、冶金合金占比達7%。
那么,未來鈷價將呈現怎樣的走勢變化?劉飛勇表示,隨著海外眾多新產能投放,全球鈷供應或將繼續提升,國內鈷原料供應過剩的局面也將延續。結合當下需求端情況,考慮到當前國內3C數碼市場行情低迷,數碼產品電池和電池材料成交持續下滑,生產承壓,開工率下降明顯等因素。加之動力電池方面三元鋰市占率下滑,以及三元鋰產品往低鈷方向發展,鈷需求增速放緩,預計2023年鈷價或將繼續偏弱運行。
“鈷市行情跌勢年內或難以改變,一方面需求端沒有明顯恢復跡象,企業剛需補貨為主,成交情況不及預期。另一方面當前市場貨源充足,供大于求局面一時難以改變,市場缺少利好因素支撐。”劉飛勇說。
高承君對此表示贊同:“雖然預計鈷價大概率會全年弱勢,但是仍存在一些結構性機會。比如隨著時間接近二月份末期,國內外鈷需求采購開始增多,出現一個短期的采購小高峰,需求有所回升,同時供給方面受價格等因素影響并未完全釋放出來,這時鈷價仍然有機會短期回暖,不過采購結束以后,年內鈷價走勢大概率不會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受2022年鈷價持續下滑影響,A股多家鈷企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截至記者發稿,A股市場鈷板塊(按申萬行業分類)4家上市公司有3家發布了2022年業績預告,悉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
對于未來行業發展預期,劉飛勇認為,雖然當下傳統消費電子需求疲軟,但未來好轉預期十分強烈。同時,新能源汽車作為鈷消費最重要的增長點,盡管高鎳化會帶來正極材料中鈷含量的減少,但新能源汽車產量的高速增長(滲透率不斷提升)也會使得動力電池領域繼續成為鈷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力。預計基于國內經濟復蘇預期等因素,后續鈷價將有望回升,相關鈷企的盈利情況也會隨之改善。
(編輯 袁元)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