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見習記者 張美娜
據央視10月7日報道,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自今年元旦首航以來,已完成64個航次的服務,載客人數突破25萬。“愛達·魔都號”與“愛達·地中海號”郵輪將于明年開啟雙船六母港全年運營季,為國內外賓客帶來近170條國際郵輪航線,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據記者觀察,今年國慶假期,郵輪游熱度持續攀升,在傳統的飛機、高鐵等出行方式之外,郵輪正逐漸受到中國游客的青睞,成為出行旅游新方式。飛豬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前一個月,國際郵輪的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30%;國慶節前夕,郵輪商品的預訂量更是同比增長了近600%。
郵輪旅游成國慶出游熱點
國慶假期第一天,“愛達·魔都號”滿載5000余名國內外賓客從上海出發,開啟為期7天6晚的國慶主題航次。在國慶航次中,“愛達·魔都號”為賓客提供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國慶主題活動,包括海上升旗儀式、融合中西文化的全景藝術歌舞秀、集結中國民樂等,為國產郵輪貼上了鮮明的文化標簽。
除了國產郵輪,多個國際郵輪品牌紛紛“摩拳擦掌”,在國慶黃金周期間集中設置航線,覆蓋了整個黃金周假期。例如,“愛達·地中海號”和“夢想號”郵輪在10月1日同時??刻旖驀H郵輪母港,這是自國際郵輪復航以來首次雙母港郵輪同靠,來自全國各地的3800余名游客從天津出發開啟近一周的日韓旅程。全球第三大郵輪品牌MSC地中海郵輪旗下“MSC榮耀號”設置了從上海前往日本的5天4晚深度游,憑借“狂想曲餐廳”的知名度和諸多船上娛樂活動,票價很快銷售一空。
國際郵輪協會發布的《2024年郵輪行業現況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郵輪客運量達到3170萬人次,預計2024年全球郵輪游客將達到3413萬人次,2028年達4027萬人次。同時2024年至2028年,郵輪運力預計將增長至少10%,標準床位從67.7萬增至74.5萬個。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對高品質、體驗式旅游需求增強,郵輪旅行因其一站式娛樂設施、精致餐飲與舒適住宿,滿足了現代都市人追求放松與奢華的愿望。政府對文化旅游業的鼓勵政策,加之本土郵輪制造業的突破,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服務品質,促進了郵輪經濟的快速發展。
中銀證券分析師王靖添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郵輪經濟有望加速復蘇,預計未來郵輪運輸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00億元。
利好產業上下游
郵輪經濟被譽為“海上黃金產業”,對旅游產業、文化產業、服務業、制造業等多個產業有極強的經濟帶動作用,因此其發展也備受重視。9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快發展郵輪游艇等文旅新業態,推廣“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跟著影視去旅行”等特色模式。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郵輪經濟保持復蘇勢頭,尤其是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的火爆“出圈”,為中國郵輪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將持續利好產業鏈上下游。
中國船舶集團方面介紹,第二艘中國國產大型郵輪已進入總裝搭載的加速期,計劃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在廣州南沙開啟國際航線。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隨著更多國產郵輪運力的投放,中國郵輪旅游市場在全球競爭中也將掌握更多主動權。首先,郵輪旅游與其他旅游方式、文化消費等深度融合,釋放出了更大的消費潛能。其次,中國郵輪產業在郵輪設計建造、運營到國際郵輪服務等領域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國內各項郵輪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地,郵輪旅游產業正在從局部發展向“多點開花”升級,除上海、天津、廣州外,廈門、青島等重點港口城市的郵輪旅游也進入發展快車道。
中國中免近日通過投資者平臺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愛達·魔都號郵輪免稅店開業,未來將持續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包括海外項目拓展及免稅經營權投標工作,致力于擴大全球布局。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郵輪經濟的發展將利好多個產業,包括郵輪制造、郵輪運營、旅游服務、酒店餐飲、零售購物以及港口服務等。郵輪經濟的發展將帶動這些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郵輪經濟的產業鏈和生態圈。
(編輯 李波 喬川川)
21:58 | 招商局集團舉辦集團滬市公司集體業... |
21:58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 |
21:49 | 星辰科技: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49 | 上海凱鑫: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49 | 華工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藍科高新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 將涉... |
21:48 | 眾智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48 | 中金黃金: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