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亞男 王僖
11月26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以下簡稱“寶馬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余家參展企業,在此集體“秀肌肉”,來自1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0萬觀眾,將在四天的展會時間里一睹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新技術、新動能、新趨勢。
眾多新品亮相
步入寶馬展,如同走進“鋼鐵森林”,室外展覽區林立著形形色色的工程車輛、土方機械、起重機械、礦山機械等機械產品。而時隔四年,曾經還處在技術萌芽階段的新能源工程機械技術,已然成為了本屆寶馬展的核心展示項目。此外,綠色新能源也正悄然改變工程機械行業的底色。
據了解,本次寶馬展共設置工程車輛、土方機械、路面機械、起重機械、施工設備、礦山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配件以及智能解決方案等12大展示板塊。
在徐工集團展示的小型智慧工地區域內,公司自主設計的無人駕駛壓路機正精準且勻速地按照施工黃線前行。當壓路機前方地面上出現冰塊時,其能迅速感知并立即停止前行,緊隨其后的另一款道路設備也會同時停止運行。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區域內展示場景為公司道路修建過程中路面壓實無人化集群智慧施工,能夠實現智能集群決策、規劃、控制功能。
在中聯重科展位設置的小型智慧工地上,運行著公司自主設計的無人挖掘機、無人裝載機等產品,因配有視覺識別系統,它們可以輕松地將工地前方擺放著的三種不同顏色的方磚,進行精準的顏色與位置區分,然后精準調整夾爪,完成整個流程的智能協同運轉。
中聯重科現場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對產品智能化的理解涵蓋了從單機智能到集群協同,再到智慧施工的全鏈條作業周期。為了便于操控,這些無人機械還配有語音操控、遠程座艙操控、遙控器操控等多種不同的操控模態,以適應多元的作業操控需求。這些關鍵技術已經應用在一些智慧礦山、智慧核電、智慧橋梁等大型工程現場,有助于提升運營安全以及作業效率。
除整機企業外,濰柴動力、恒立液壓等多家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企業也紛紛展示了公司的新產品、新技術。
工程機械行業四年間發生了巨大躍遷,尤其是在智能化、高端化、數字化等方面的發展,這與政策推動密切相關?!稒C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關于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與工程機械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等政策的出臺,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鼓勵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了企業全面降本增效、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
新能源賽道火熱
在徐工集團新能源展區,48款新能源主機產品和21款新能源核心零部件集中亮相。其中,公司標志性新能源產品全球最大噸位純電動裝載機XC9108-EV額定載荷可達到11噸,充電1小時可工作8小時,整機能耗降低70%以上,作業效率提升20%。
除了純電動裝載機,徐工集團還展示了換電、搭載高速電驅系統的混動及26噸電驅動超大噸位裝載機等全新機型。同時,公司的純電動小型裝載機、純電動滑移裝載機、純電動挖掘裝載機也在此次展會亮相。
徐工集團鏟運機械事業部總經理、黨委書記蔣立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寶馬展,公司重點呈現的是徐工系列化、智能化、綠色化新能源裝載機械產品和技術。其中,徐工新能源裝載機械覆蓋0.8噸到35噸,形成純電動、油電混動、氫燃料電池、甲醇發動機等多種能源路線的產品布局,行業型譜最全,技術路線最豐富,市場認可度最高,現已批量出口到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
中聯重科也在本次寶馬展上展出了近20款公司的綠色新能源產品,占公司展出產品總數約四分之一,涵蓋多種新能源技術,覆蓋各產品線。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中聯重科高空作業機械、叉車為例,電動化產品滲透率已分別超過90%、40%。
競逐新能源賽道,電池是關鍵。濰柴動力展會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次展會上公司帶來了多款新能源動力電池產品,可以應用在裝載機、挖掘機、礦卡等大中小型工程機械上。雷沃重工、山推股份作為山東重工集團旗下工程機械板塊企業,其新能源產品大多采用濰柴動力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現已實現整機產業鏈協同。
“出海”節奏加快
中國基建的迅猛發展為工程機械行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使其成為國家實力的一張“硬名片”。
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454.9億美元,同比增長5.95%。其中,進口額2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69%;出口額433.14億美元,同比增長6.12%。
山推股份展會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明年會把主要精力放到拓展海外市場上,“公司會進行定向開發,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工況環境,來開發差異化的產品,確保公司產品的強適應性,滿足海外產品的作業需求。同時,公司會進一步跟進海外市場的服務能力。”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內市場,隨著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基建投資的增加,預計工程機械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在國際市場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也迎來了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細分領域方面,新能源設備安裝、大型設備吊裝等新興需求增多的領域,以及與地產基建關聯度較弱的產品如叉車、高空作業平臺等,可能蘊含新的經濟增長點。”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