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近期,國產AI引發全球科技圈震蕩,標志著全球人工智能競賽迎來“轉折點”。在此帶動下,國內部分科技行業景氣度企穩回升。
在過程中,市場愈發清晰地認識到,以科創板為代表的A股科創企業有其特殊的估值邏輯,需要以更加科學、理性、包容的態度,全面認識其發展潛力和價值內涵。對于科創板企業,不僅要看財務,更要看業務和技術;不僅要看物,更要看人;不僅要看眼前,更要看長遠。
看業務
立足自主可控 競逐全球市場
自開板以來,科創板匯聚了諸多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批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更是脫穎而出,助力產業鏈自主可控。這些企業具有較強的行業稀缺性與技術獨占性,填補多個國內行業空白,具備較好發展潛力。
例如,集成電路領域,科創板匯聚近120家集成電路企業,覆蓋設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IP等全鏈條各環節;高端裝備制造領域,14家相關公司專注于高端數控機床、增材制造裝備、激光加工設備等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關鍵裝備支持;新材料領域,近40家企業布局新型高性能材料業務,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高端制造領域,提升我國材料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與此同時,一批科創板公司擁有廣闊的全球視野,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占據市場領先地位。數據顯示,超七成科創板公司實現境外銷售,27家公司銷售區域已覆蓋超百個國家或地區。
例如,生物醫藥領域,百濟神州有限公司、四川百利天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創造首個國產創新藥“十億美元分子”和ADC新藥出海授權交易金額新紀錄。新能源領域,據權威機構預測,科創板光伏龍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將穩居全球第一、第二。
還有一批科創板企業面向未來產業謀篇布局,成為探索前沿技術路徑與產業變革方向的“先行軍”。人工智能領域,32家公司扎根大模型訓練、算法優化與場景落地,為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等下游應用場景筑牢根基;低空經濟領域,18家科創板公司業務覆蓋機身復合材料、無人機研發制造、空管控制系統,在農林植保、物流運輸、電力巡檢等業務方向持續深耕;機器人領域,6家公司布局工業機器人整機及零部件開發,在運動控制、驅動等方面持續儲備技術優勢。
看研發
夯實創新根基 鍛造核心資產
研發創新是科創板企業的發展基石與價值源泉。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已超千億元,達到同期歸母凈利潤的兩倍多。2024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研發強度中位數達12.6%,遠超A股其他板塊。此外,科創板公司積極投身國家重大科技研發項目,10家公司獲評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彰顯科研實力。
與傳統制造業企業相比,科創板公司呈現典型的研發驅動、技術密集特征,尤其在半導體芯片設計、生物醫藥等細分領域,公司主要采用輕資產模式運營,無形資產與核心技術團隊往往構成企業最寶貴的核心資產。
以科創板創新藥企業為例,截至2024年上半年,相關公司平均臨床在研品種為8.5項,臨床試驗(針對不同適應癥)數量達到18項;其中,進入臨床3期階段的品種數量為2.8項,試驗數量達5.7項。豐富的管線儲備推動科創公司新藥商業化進程加速,形成良好的發展預期。自上市以來,科創板20家第五套標準上市公司累計獲批9款Ⅰ類新藥,共推動45項研發管線進入上市申請或注冊臨床階段。
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等多家代表性企業已成功推出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重磅產品,不僅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核心技術人才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為科創公司經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數據顯示,超六成科創板公司的創始團隊為科學家、工程師等科研人才或行業專家,近三成公司實控人兼任核心技術人員,近三成公司實控人擁有博士學位。科創板現已匯聚近23萬人的研發人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平均超過三成。
看長遠
擁抱政策紅利 積蓄發展動能
科創企業大多處在企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經營規模、市場競爭力仍在提升鞏固階段,尤其在面臨宏觀環境變化、行業周期輪動時,業績規模較小、業績存在波動是經營常態,其發展壯大的過程還有待時間的打磨。
2024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投資合計約1383億元,是板塊凈利潤的超3倍,充分反映科創企業積極擴產提升市場競爭力、全力積蓄中長期發展動能的堅定信心。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制度創新為科創企業長遠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24年證監會發布的《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八條”)從健全發行承銷、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等多個維度,為科創板企業提供政策工具。其中,支持收購優質未盈利“硬科技”企業、適當提高估值包容性、豐富支付對價等并購重組政策的優化,助力科創企業實現外延式提質發展。
“科八條”發布后,科創板新增披露70余單股權收購,交易金額合計超192億元,交易單數較上年同期增長超一倍,涵蓋14單重大資產重組,20單收購未盈利資產。資本市場政策的包容性與適應性,將助力科創板公司在長期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開視角
依托多元估值體系 洞察價值內涵
對于當前研發、資本開支較高的科創企業而言,以凈利潤為核心的傳統估值體系或許難以充分評價科創企業價值內涵。部分科創板公司積極借助非標準會計指標(Non-GAAP)口徑下的財務數據,為投資者打開更廣闊的估值視角。
例如在晶圓代工、集成電路設備、面板制造等固定資產投入較高的細分領域,科創板公司通過披露EBITDA等企業價值倍數變化,更全面地傳遞成長潛力與投資價值。
芯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特色工藝晶圓代工,公司自2023年度起連續披露EBITDA等關鍵指標的變化情況。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4年度預計實現EBITDA約21.19億元,同比增長約129.1%,并首次實現全年毛利率轉正,展現了公司強勁的增長勢頭與持續優化的運營狀況。
百濟神州有限公司今年1月份發布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司預計將實現2025年全年經營利潤為正,為投資者注入強心劑。記者獲悉,科創板公司2024年度的年報模板設有專門用于披露非標準會計指標披露的小節,公司可以并結合自身行業及業務特點在年報中自主披露非標準會計指標,給予投資者有價值的增量信息。
市場人士表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我國面臨趕超跨越的歷史機遇,科創企業肩負前所未有的重任。在科創板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創新沃土上,我們需要以全面、多元的視角審視企業價值,秉持長期主義,以堅定信心共同見證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崛起與騰飛。
(編輯 何帆)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