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av_欧美精品在线一区_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_日韩欧美三区_日韩中文字幕一区_伊人网在线综合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科技安徽 搏擊潮頭

2025-02-27 00:25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矯月 徐一鳴

    中部大省安徽最閃光的名片是“科技”。

    以合肥“科大硅谷”為中心,東有馬鞍山銀峰智能科技產業園,西有六安六松現代產業園,北有淮北麥騰創谷產業園,南有黃山中安科創城……安徽各地市根據資源稟賦建設的科技產業集群,共同構成了一幅壯觀的科技產業“地圖”。

    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上,安徽一馬當先,經濟總量連跨臺階。2024年,安徽經濟總量達到5.06萬億元,躋身全國“5萬億元俱樂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在“中部崛起”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雙重政策推動下,將“科技創新”放在日益突出的重要位置,引領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2013年,安徽研發經費投入達352.1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1.85%,首次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十年后的2023年,安徽研發經費投入已升至1264.7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2.69%。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安徽發力科技研發,打開了產業發展的新局面。“祖沖之三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最強優越性,九韶內核軟件、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等一批技術和產品打破國外壟斷,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下新世界紀錄……一大批原創性科技成果問世,安徽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在全球科技競爭進入“深水區”之際,安徽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正以“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譜寫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破局:傳統家電產業向“智”而行

    安徽,地處長三角和中西部“兩個扇面”交匯點,是構建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區域節點。安徽的發展,對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有著重要戰略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安徽考察,為安徽工作把脈定向。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重大戰略決策,安徽提出了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即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安徽建設“三地一區”,最大的變量是創新。202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堅持高質量發展奮力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發展壯大新興產業、轉型提升優勢傳統產業、積極承接制造業轉移、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政策有力度,企業有速度。作為安徽的傳統優勢產業,家電產業“老樹發新枝”,以科技創新賦能率先轉型升級。

    《證券日報》記者在合肥海爾冰箱產業園(以下簡稱“合肥海爾產業園”)看到,上下兩層的自動化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一排排自動化機械臂運轉自如,將零件運輸到生產線上進行拼裝……

    “工廠一條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上千臺冰箱。按照規劃,一條生產線一年預計能生產100萬臺冰箱,產值基本上能達到25億元。”合肥海爾產業園副總經理張猛猛指著正在持續運轉的冰箱生產線向記者介紹,在門殼的工序沒有實現自動化之前,一條生產線大概需要16個人操作,現在只需要4個人就能完成。

    為了更加精準地支持家電企業上線自動化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安徽省政府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智能家電產業”的目標,為家電企業指明了“以‘智造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向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方向邁進”的發展之路,并于2024年8月份正式出臺《安徽省加快推進智能家電(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政策推出后,安徽家電企業堅定地加大在智能家電方面創新研發投入。以冰箱為例,張猛猛告訴記者:“安裝智能化芯片后,消費者不但可以聯網下單買菜,還可以查菜譜學做飯,甚至通過綁定海爾App進行互聯,實時監測冰箱里食品的健康指數。”

    企業創新一小步,產業鏈跨出一大步。安徽通過大力促進家電企業轉型,推動產業鏈企業踏上創新之路。

    距離合肥海爾產業園不足10公里,有一家生產冰箱門封條的企業安徽萬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朗磁塑”),目前中國生產的每3臺冰箱中,就有一臺使用該企業的門封條。

    “冰箱保溫對門封條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新材料的研發上,需要產業鏈公司不斷與時俱進。”萬朗磁塑董秘張小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現已成功研發了TPE材料,這種新型高分子材料不僅性能優于傳統材料PVC,還兼具環保的優點。借此優勢和對研發創新的執著,萬朗磁塑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建立工廠,開拓海外市場。

    安徽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處長吳合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安徽將圍繞“大家電做強、小家電做大、智能家居做優、配套體系做全”,通過實施產業升級、配套升級、技術升級、招引升級、消費升級、數字升級、綠色升級、平臺升級“八大升級”工程,鍛長板、做強存量,補短板、做大增量,推進全省智能家電(居)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家電(居)先進制造業集群。

    聚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強鏈

    安徽還積極推動新興產業聚“勢”成形,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當屬新能源汽車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確立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并接續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的產業發展規劃。

    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大潮中,安徽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率先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重點布局的新興產業之一,出臺了包括《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借著政策東風,安徽以合肥、蕪湖為“雙核”驅動、其他地區多點支撐,推動形成了整零協同配套、后市場加快發展的完整汽車產業體系。其中,合肥作為安徽科技高地帶頭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通過政府引導基金、風險投資等方式,吸引大量社會資本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蔚來汽車”)與合肥的雙向奔赴,已成為業界佳話。

    2019年,蔚來汽車一度經營困難,資金鏈緊張,急需融資支持。在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輾轉多個城市尋找投資無果后,2020年4月份,合肥市國資委為其雪中送炭,會同多方資本,向蔚來汽車投資70億元,成功扭轉了公司的經營狀況。此后,蔚來汽車迅速成長為新能源汽車賽道里的明星企業,公司中國總部也落戶合肥,為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增添了重要力量。

    如今,蔚來汽車的工廠已成為人們觀察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窗口”。記者來到位于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的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以下簡稱“新橋蔚來第二工廠”),在涂裝車間見到了蔚來汽車全球首創的“魔方”車輛存取平臺。這個巨大的立體車庫能夠批量化預存車身,并由機器人根據需求抓取車身進入個性化定制環節,實現了大規模生產與個性化定制的平衡。

    新橋蔚來第二工廠負責人殷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智能化引領下,得益于整套工廠系統的高效運轉,我們工廠從收到用戶訂單到整車下線只要14天。”

    繼蔚來汽車之后,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整車企業相繼落戶安徽,眾多電池、電機、電控等汽車關鍵零部件的企業也紛紛到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無淮不成軍”,安徽在汽車界已令人刮目相看。

    在汽車企業內部人士看來,僅依托本土企業,安徽目前已經可以獨立造出一輛新能源汽車。

    “為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開花,我們出臺了多項舉措。”安徽省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處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安徽圍繞整車企業開展“鏈主”招商,鼓勵整車企業引導其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就近落地,推動集聚發展,推動整車產能向合肥、蕪湖集聚,推動安慶、宣城、滁州、馬鞍山等地市打造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

    在發展汽車產業集群的同時,安徽還搭建了“安徽省汽車產業供需對接平臺”,促進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在技術研發、標準體系、質量管控等方面深入對接,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路演大廳”,常態化開展成果發布、專題研討、技術交流、供需對接等多種活動,推動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高效精準對接。

    安徽省工信廳科技處二級調研員李明勝向記者表示:“安徽以前的科技攻關并沒有圍繞產業進行,成果轉化率低。但近年來,安徽實施了新的政策,從創新源頭把關,推動產業科技創新。過去一年,八成以上的省科技攻堅項目由企業牽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81.3%。”

    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汽車缺“芯”問題,安徽汽車廠商還聯合高校一起攻克了車載芯片技術難關。如今,車載芯片不僅實現了國產化,還實現了量產化。

    此外,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的固態電池技術,在實驗室階段就被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預研團隊“嵌入式”跟進,實現從論文到量產僅28個月的轉化奇跡。這種“研發布局在前、企業跟進在后”的協同創新,讓安徽在800V高壓平臺、SiC電控模塊等關鍵技術領域形成代際優勢。

    2024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達168.4萬輛,占全國比重超1/8。據安徽省發改委汽車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25年,安徽力爭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生態全面建成;到2027年,力爭成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

    扎根:未來產業“蓄勢騰飛”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科技創新交叉、融合、跨界的趨勢持續深化,諸多關鍵性、顛覆性的創新可能在跨學科領域率先涌現。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競爭中,原始創新和策源能力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2024年5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科教資源集聚的優勢,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原創性科技攻關。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未來產業。

    2024年11月份,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未來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到,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學、先進材料、未來網絡等7個重點領域和第三代半導體、先進裝備制造、區塊鏈、元宇宙等N個兼顧發展領域,堅持動態調整、滾動培育。實施“7+N”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完善前瞻性、顛覆性技術遴選更新機制和“源頭創新—技術轉化—產品開發—場景應用—產業化—產業集群”的培育鏈路,著力打造創新引領、自主可控、競爭力強的未來產業體系。

    實際上,在打造“三地一區”戰略指引下,經過多年投資布局,安徽在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方面已結出碩果。包括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和“九章”、“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新一代嫦娥鋼等在內的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對于安徽來說,科創的種子在196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落戶時就已萌芽。中國科大落戶帶來的是中國科學院各大科研院所的接連布局。截至2023年底,安徽擁有各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4557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01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國家研究中心)15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3家,其中國家級9家;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498個,其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9個。

    為全方位保駕護航未來產業,安徽還積極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扶持高校師生創業,分階段給與相應的投資,助力高科技企業的創立。

    “我們首創建立可轉化科技成果評價體系,設立總規模1億元概念驗證基金,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室熟化‘最初一公里’,同時設立科技成果轉化持股平臺,破解成果轉化過程中高校院所無法持股或不能長期持股的障礙。”安徽省發改委科學中心處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在各方聚力支持下,安徽的量子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

    位于合肥高新區的量子大道上聚集了眾多的量子科技企業,包括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和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等,涵蓋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等領域。

    其中,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信量子集團”)控股子公司國盾量子作為A股首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在資本與科技賦能下,正闖出一條未來產業的發展之路。

    2024年12月初,中電信量子集團和國盾量子聯合研發出國內單臺比特數最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天衍-504”。

    中電信量子集團市場部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天衍-504”的發布不僅展示了中國在量子硬件開發上的自主能力,也為后續的量子技術應用奠定了基礎。隨著技術不斷迭代與應用的深入,有理由相信,量子計算將為未來的科技進步打開新的篇章。

    目前,量子產業尚處于初創時期,但其發展途徑對高校人才找到科技創新的“通天之路”具有重要借鑒意義。2022年,安徽進一步依托中國科大創立了“科大硅谷”,此后一年多時間里就有1391家創新型企業在此落地,集聚各類基金總規模超過2300億元。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規上工業比重43.6%、16.1%。

    回溯安徽科技產業發展之路,從傳統家電產業,到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再到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安徽產業結構不斷迭代,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站在當下看未來,安徽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為重點,瞄準新年新目標:開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快打造4個萬億元級、4個超5000億元、3個超3000億元、3個超千億元產業矩陣;實施制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左右,爭創制造業單項冠軍和鏈主企業10家左右。

    “賈而好儒”的徽商,正以勇上潮頭的精神在富有科創基因的江淮大地上向新發力、向智而行,一步一個腳印把擘畫的發展藍圖變為“實景圖”。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操操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剧情久久9191 | 久久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视频日韩 | 精品国产精品 | 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成人亚洲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色九九九|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国产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精久久久| 在线观看午夜 |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 欧美成人a∨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产免费久久 |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成人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性做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桃 |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射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欧美一级免费看 |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 国产麻豆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四虎 | 亚洲在线播放 | 亚洲免费色 | 九九在线国产视频 | 91.成人天堂一区 | 欧美精品日韩 | 伊人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