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人工智能(AI)終端產業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近日,北京、深圳、重慶等多地均圍繞AI終端產業積極開展行動。
例如,3月3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深圳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集聚不少于10家現象級人工智能終端企業,人工智能終端產品產量突破1.5億臺,在手機、計算機、大模型一體機、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終端產品。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深圳等地出臺政策舉措,體現了地方政府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決心,利好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有助于打造新經濟增長點。
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是指圍繞集成了AI技術的終端設備,進行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所形成的一系列產業活動。人工智能終端產品包括人工智能手機、人工智能計算機、大模型一體機、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多個品類。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無論是在工業生產領域還是消費領域,AI終端產品都將掀起新一輪變革。此外,在消費領域,AI終端產品有望在未來兩三年內催生新的萬億元級市場。
“AI終端產品在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工業經濟規模龐大,工業設備智能化升級需求迫切,為AI技術與工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礎。目前,部分AI終端產品已在工業生產領域投入使用,比如用來采集數據、診斷故障等。伴隨AI技術的不斷進步,AI終端產品將承擔越來越復雜的任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進一步打開人工智能賦能工業生產的空間。
“人工智能+消費”是擴大內需、優化消費結構的重要方向。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健康消費等。
郭濤表示,目前,一些AI終端產品已經上市,但無論是產品種類還是產品功能,都存在巨大進步空間。“人工智能+消費”的經濟價值遠未被挖掘出來。在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新型消費快速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等多重因素的加持下,未來,“人工智能+消費”大有可為。
業界普遍看好AI終端產品的市場前景。北京恒州博智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QYR)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I終端市場的銷售收入已達344.11億元,預計2030年可以達到14812.30億元。2024年至2030年,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37.33%。
今后,如何推動多品類AI終端產品實現規模化應用或銷售?中國移聯教科院執行院長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優化政策支持體系,積極拓展人工智能終端應用場景;推動形成人工智能終端產業強大企業梯隊,提升人工智能終端基礎軟硬件水平;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終端標準體系。同時,加強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建設,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質量;做好AI終端產品宣傳工作,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喜歡AI終端產品。”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城市大腦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陳志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1:58 | 招商局集團舉辦集團滬市公司集體業... |
21:58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 |
21:49 | 星辰科技: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49 | 上海凱鑫: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49 | 華工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藍科高新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 將涉... |
21:48 | 眾智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48 | 中金黃金: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