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梁傲男
數字化時代,平臺經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爭議。
在OTA(在線旅游)行業,消費者投訴遭遇大數據“殺熟”——同一航班機票在不同設備上差價上百元,搜索頻次增加后酒店價格越漲越高,平臺“資深”會員優惠力度不增反降……種種現象折射出平臺經濟中存在的不公平交易、信息不對稱和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問題。
盡管平臺以“供需波動”“渠道差異”解釋價格變化,但用戶畫像、消費記錄等數據對定價的影響難以忽視。隨著監管部門將算法治理、平臺規則治理列為重點,如何在效率與公平之間找到平衡,成為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考題。
平臺如何定價引關注
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截至3月14日,大數據“殺熟”相關投訴達8821條。
在OTA領域,有消費者投訴,攜程、同程旅行平臺的同航班同艙位在不同設備端存在上百元差價,在去哪兒平臺反復查詢機票后價格呈現階梯式上漲,飛豬黃金會員購買機票的價格卻低于更高等級的鉑金會員。
比如,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表示,他在攜程預訂完日本機票后,關聯的大阪環球影城門票價格大幅上漲,一段時間后又回落原價。
另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提到:“我于2月9日在同程旅行購買通遼到呼和浩特航班號EU2428飛機票,同一時間兩個手機兩個價格,聯系客服,客服說不同手機就是不同價格。我不予認可,請給予解決。”該消費者認為,這是價格歧視,是大數據“殺熟”。
記者通過多終端設備在多個平臺查詢發現,同一航班同艙位在相同時段存在數十至上百元價差,這種價格浮動不僅存在于新舊賬號之間,設備型號、賬號權重等變量均可能觸發算法定價差異。
面對消費者的投訴,攜程、同程旅行、去哪兒等平臺客服統一以“實時供需波動”作為官方口徑,強調票價受分銷渠道、庫存狀態等綜合因素影響,否認存在差別定價。
但某大廠軟件開發工程師向記者揭示了平臺背后的運作機制:通過用戶畫像構建與行為軌跡分析,平臺可識別價格敏感度低的用戶群體。歷史消費記錄、設備類型,甚至搜索頻次都成為平臺定價變量。由于普通消費者通常不會用不同手機反復比價,也很少逐筆核對價格差異,這種隱藏的定價差異比較容易被忽視。
中信證券研報曾指出,機票“提直降代”后,OTA的航司傭金率為2%左右。如果加上人力、帶寬、算力等成本,OTA企業運營交通票務業務甚至會虧錢。而業內人士認為,價格的悄然浮動、信息差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北京聞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周海濤表示,可以獲取用戶畫像及消費數據的平臺都可能存在大數據“殺熟”,長期如此,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導致用戶黏性降低,且會面臨輿論危機,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大數據“殺熟”還會攪亂市場平衡,損害業態良性運轉,對其他相關服務企業來說也會帶來消極影響。
平臺治理需久久為功
平臺企業往往擁有海量用戶,掌握巨量數據、涉及眾多領域、連接海量主體,容易出現借助市場優勢地位侵害消費者和平臺從業者利益等問題。如何推動平臺企業規范經營、有序競爭、提升質量,促進各方主體互利共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鐘蘭安表示,至今仍無明確的對類似運用新興技術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懲治措施,導致一些平臺和商家以所謂的差異化營銷為幌子搞大數據“殺熟”,這給監管部門對這一行為的判定和處罰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在周海濤看來,平臺應以技術去規避此類問題,讓產品價格更公開透明,才是平臺運營更健康長久的前提。
在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看來,除OTA外,酒店、民宿預訂平臺,網約車、外賣以及電商等平臺也可能是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
“平臺治理需久久為功。”郭濤表示,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各平臺自身要加強自律,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規范數據使用流程,確保消費者數據安全和公平交易。此外,還需加強消費者和商家教育,提高其維權意識和能力。
事實上,2021年,算法治理便已被納入監管范圍,整治重點也在不斷深化和拓展。從整治不良廣告推送、算法備案、優化流量分配機制等,到嚴禁利用算法進行大數據“殺熟”,算法治理工作正走向常態化和規范化。
2024年1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健全常態化監管制度,推動平臺企業規范經營、有序競爭、提升質量,促進各方主體互利共贏。
平臺經濟發展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公平健康的生態建設絕非朝夕之功。從早期野蠻生長到如今規范發展,從算法“黑箱”到透明定價,每次進步都需經歷多方博弈與制度磨合。只有持續完善法治框架、技術創新和行業自律的協同治理體系,才能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小商戶生存發展、平臺創新動能維護的多重平衡。
(編輯 孫倩)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