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一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勞動者致富的重大利好,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仇惠棟張可
“對低收入群體是重大利好”
“改革個人所得稅”、“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受關注的信息之一。江蘇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天衡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余瑞玉告訴記者,時隔多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度聽到提高個稅起征點的消息,“對于全國人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來說,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因為,我們發展到這個階段,經濟和貨幣總量都提高了,是該到了提高個稅起征點的時候了!”
余瑞玉說,每個家庭都是扳著指頭過日子的,特別是一些年輕家庭、剛剛落戶城市的新市民家庭,他們可能收入不高,但方方面面要承擔的生活壓力卻不小。“所以對于這類群體,提高個稅起征點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利好。”作為稅務方面的專家,余瑞玉主要關注稅改后個稅的合理性。“讓高收入階層承擔更多的納稅義務,通過兼顧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質量,減輕負擔”。
此外,余瑞玉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在闡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問題時,專門提到了“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的說法。“這是非常人性化、實事求是的,教育、大病醫療都是非常大的開支,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對于個人、家庭來說,經濟壓力會大大減輕,幸福指數會極大提高。
提高起征點是改革第一步
對于個稅起征點的提高,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全國人大代表、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朱晶說,他接觸的各行業人士,包括高校里的年輕教授都有這樣的呼聲。她分析道,和國外成熟經驗相比,我們的個稅征收體系在制度設計上的多層次性、多類別性上還有一定差距。“比如有的國家,以家庭為單位征稅,還有一些抵扣和返還。比如,有人認為,二孩家庭可不可以有一些抵扣、少交稅。”朱晶說,在大家熱烈討論中的許多思路和觀點都是很有道理,這應該是今后發展完善的前進方向。
對于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朱晶代表認為,一步到位是比較困難,需要一步步朝最終的目標努力。一個成熟的、多層面的、相對復雜的個稅體系,都需要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說征信系統,對于個人信息真實性的識別,現在這些我們國家都在建設中,但很難說達到了非常準確滿足稅收分層分類別的精準要求。”朱晶代表認為,現在首先是一個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好消息,這讓普通群眾會有最直接的獲得感。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繼續思考探索如何完善更合理的個稅征收政策。
專家建言
個稅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如今3500元的個稅起征點于2011年9月實施,至今已經快7年一直沒有動,中國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這個起征點確實太低了。”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楊德才教授說,近幾年一直有人呼吁提高個稅起征點,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及時回應了百姓的訴求。他對即將到來的調整很期待。
從更加宏大的國際層面看,稅收制度的相關改革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個稅直接關系到人才的去留問題。美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稅改,調整起征點和稅率檔次,中國也應該相應調整。”楊德才委員介紹,美國特朗普稅制改革,除了把企業所得稅從35%降到20%,同時還把個稅的稅率從原來的7檔減至4檔,與之相比中國的個稅稅率也有7檔,稅率也是比較高的,也需要進行相應調整。
“這次稅改,首先個稅起征點確實要提高,但同時,要有一個長期的動態的方案,從根本上解決個稅起征點老是會滯后于國家經濟發展的尷尬局面,避免過個幾年又要興師動眾地改一下。”楊德才委員建議,中國的個稅改革要有長遠的制度安排,個稅起征點和稅率要和GDP、CPI等關鍵性指標聯動。“物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個稅的起征點和稅率就要自動進行調整。”
個稅征收可綜合考慮家庭情況
楊德才說,現在中國社會還出現了不少家庭夫婦雙方中的某一人在外工作賺錢養家,另一人全職在家帶孩子的現象。“這樣一來,不以家庭為單位,而僅僅以個人為單位征稅是不公平也不公正的。在現在信息技術發達的背景下,一個家庭的收入來源掌握起來并不難,是否還要沿用傳統的個人為單位收稅,需要進行思考。”
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個稅改革時,還提出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的扣除。楊德才委員認為,這些扣除看似繁瑣,其實在當今的信息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實現事先扣除。“比如測算家庭子女教育費用標準,再均攤到每個月要扣掉多少錢,”他認為,制定出一個月均教育費用標準、然后照實扣除再計稅的方式簡單直接,如果先征收再返還不僅會手續繁瑣、加大成本,而且還有可能滋生腐敗。
對于個人所得稅改革政策的出臺,楊德才委員比較樂觀:“這個應該很快,按照以前的做法,2011年3月份兩會確定要改,到了9月份就實施了,也就半年的時間,現在政府效能提升,相信最多也不會超過半年。”
個稅改革的方向怎么走?余瑞玉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她介紹,此前在澳大利亞講學時,當地對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是會綜合考察家庭情況的,“上有父母下有孩子,雖然夫妻雙方收入比較高,但由于贍養、撫養的壓力較高,稅率就要下來。例如家庭中嬰兒的奶粉等嬰幼用品消費成本都會考慮進去。”余瑞玉表示,所以在個稅方面,現在國內對于個人進行征稅的方式,在未來的改革中,應該更趨于科學,例如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評估。這樣就意味著需要一些專業的機構對以家庭為納稅單位進行評估。如果個稅改革以家庭納稅的方向發展,那么國內目前主要是服務企業的稅務事務所,將新增大量家庭納稅業務,整個行業將蓬勃發展起來。同時,一定的稅務知識也將成為每個家庭的必備。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