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顧問委員
今天有兩個主辦單位,一個是我任職顧問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另一個是金融50人論壇。我把我的題目概括成9個字:新供給,新姿態,新場景。場景應該是大家今天感覺最為有沖擊力的,上一周國務院剛批復了證監會的一個文件,可以讓新供給當中的新企業成為一種稱呼,如果是獨角獸被確認的話,可以走直接的IPO綠色通道,也可以用CDR直接上市,還可以借殼。如果這三個通道給新供給的內容在證券化當中提供最快速最龐大最有估值潛力的一種證券化新場景的話,無疑是對新供給從金融場景角度給出的最大的支持和引領。
所以,這一段時間以來,獨角獸、CDR兩個詞語已經鋪天蓋地,360回來先下市再上市的借殼,代工的富士康的直接上市,隨后的CDR,我們把場景全部都鋪開了。突然之間你會感覺到獨角獸成為最為關注的企業。當然,從我的角度,我高興的是我們社保基金當年那么多的以新供給為內容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下的投資,不到5年時間,如果上市的話,可不是掙幾倍的問題,可能是幾十倍的收益。我們今天拿這個現象來看一下新供給的邏輯,我們突然發現在新供給當中,這樣一個以市場自發主導、發展、競爭,乃至于一個市場競爭和多個市場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新供給內容,我們把它看到移動互聯時代,看到智能時代,看到區塊鏈時代的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東西的時候,突然發現它可以在不同的量級當中集中的表現出來。
第一個量級是在個人當中表現,今天如果你在全球搜富翁或者搜亞洲或者搜中國的一個人,以自然人名字的富翁的話,肯定是在新供給的業態當中才能表現出來。傳統的業態當中一定統計不出來或者就走不出來,因為只有新供給業態成長最為快速,覆蓋人群更為廣泛,估值最為翻番,只有這種行業邏輯下才能產生個人的富豪。表現在中國區域中無非就是那幾個人,馬化騰、馬云,今天我們都后悔自己不姓馬,因為姓馬的可能一馬先行走得比較快。問題是他在新供給領域當中發現的早,起步的早,進駐的早,參與的早。
第二個量級是公司形態,全球市值排行榜數一數二的蘋果,谷歌,再看中國的市場當中,騰訊、阿里,而全球市值排行榜如果我們聚焦在一個還沒有上市的,還是獨角獸的企業的時候,我們居然發現中國在新供給的產業領域當中的獨角獸占全球獨角獸的50%以上,一半。那就說明中國企業在新供給業態中,在未上市的直接股權融資和直接投資的領域當中,已經在全球的這個產業業態中占了一半。我們想想工業文明來的時候,那時候中國的企業在工業產成品的制成中占到一半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有300年前那場歷史的景象再現?而今天我們獨角獸可以占一半以上,這一半以上可以在中國市場當中表現出它在新供給領域中的有效的競爭。
第三個量級,我們再把公司的形態衍生成區域,深圳就很醒目,因為深圳聚焦的新供給中的雙創的,從小做到大的,居然可以從微弱的企業就是做新供給的東西做到今天可以在市場中占據眾多的地位,已經不是一家兩家,而是很多家,什么騰訊,什么華大基因,順豐,大飛機。今天如果再看業態比較小的獨角獸,特別剛剛在創業領域中的小企業的時候,到那兒鋪天蓋地,遍地都是,到這個城市聚焦了這樣的時候,這個城市的競爭力,今天我們說深圳是幾線城市?原來還在一和二之間給他找1.5,今天突然發現它比一還一,我們有一天會說它是超級城市,因為新供給在其中占的有效的動力、動能、份額。
第四個量級,我們再把它上升到GDP、財政收入、就業的這樣一些宏觀目標當中,今天中國有涉獵到新供給內容中的GDP已經占到了1/4左右。注意,這還只是成長的,如果看到年度的成長性的話,它一定快于其他的產業,其他的供給內容。如果看財政收入的話,從每一年貢獻的財政收入,每一年貢獻的就業水平,每一年貢獻的帶動的其它的產業和覆蓋的其它產業的聯動作用,以及稅收各方面,從宏觀的所有指標中他們都是單個年度邊際貢獻最大的領域,從而帶動了其他,通過財政稅收可以覆蓋到更多的社會經濟領域的其他方面。
我們看幾個小例子。自行車曾經是被我們遺忘的一個東西,當你做共享的時候,突然之間把過去遺忘的東西可以讓所有這些原來供給側的企業重新激活生命力。我們發現電動自行車為什么在中國電動市場中發展那么快?是因為有那么幾個要快遞的公司整天要把熱騰騰和最新鮮的東西送到你手里的時候,電動自行車比腳動自行車快得多,結果中國的電池業就因為它而快速發展。所以,這是對傳統產業和對其他產業的帶動。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這樣一種現象。20年前開始的一批企業在進行新商業模式,新技術新動能供給側的自我發展的時候,走了20年的歷程,不僅走出了富豪個人,不僅走出了有競爭力的全球市值排行榜的公司,不僅走出了獨角獸,不僅走出了今天,還覆蓋了市場當中方方面面的這些小企業,而且走出了GDP,走出了財政收入,走出了就業。我們突然感覺到今天的供給側這是它的東西,而這是它的根本的生態體系,根本的給我們中國經濟帶來的有效的供給側變化。供給側我們呼吁了那么長時間,我們把供給側從產品到生產要素市場,到一切方面,已經研究得很透了,突然發現市場當中有一種供給側是自供給側,自改革,自發展,自動能,居然今天已經走到了這樣一個市場的基本狀態。
我們今天再看供給側的有效的場景。供給側今天之所以在中國市場當中會發生這樣一種變革是基于它的場景的比較優勢。我們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比較優勢是,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國人口多,需求大,特別是快速增長的需求,可以覆蓋到這樣大的人口的時候,一定會產生新需求,我們還有想改變自己的那種沖動,而且我們這一輪需求如果聚焦在一個城市有兩千多萬,三千萬人口的時候,會把某種需求在某一個需求點中爆發式的爆發出來,這些都可以催生中國的新興產業和新興經濟業態的快速成長。這不是根本。根本的是中國供給側的場景比較優勢才是中國新供給內容成長的主要內容。
我們看兩個比較,第一個比較,如果我做的所有的供給側的新供給的時候,我首先要做的是比我原有的供給,原有的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原有的東西要有競爭力,效率要高,效率越高,市場穿透力,市場影響力加強,我的產品可以觸達每一個用戶,每一個用戶可以有最好的體驗,在這個體驗當中可以永遠地跟我聯結在一起的這種力量就越強。而恰好在中國有傳統的供給側和新的供給側,由于兩種供給的激勵,由于兩種供給的要素市場,由于兩種供給的判斷和邏輯。這種邏輯在供給側本身的優勢中獲得快速的成長和發展。這是供給側場景根本的差異和根本的邏輯。
剛才我描述的市場當中,我們今天是在人民大學,人民大學是在貨幣和財政金融領域中深耕研究多年,我們今天再做一個比較優勢,新供給的金融場景比較優勢有沒有?我們突然發現新供給之所以可以在過去20年間突飛猛進,異軍突起,與需求,與剛才的比較效率有關系,更與金融場景的比較優勢有關。我們今天發現我們市場為什么突然之間對獨角獸,對這幾個我們列為新的四大產業當中的東西一下子厚愛有加,為什么?因為你不厚愛的時候我做這種產業我在全球范圍內可以選金融場景,我可以到美國上市,可以到香港商市,我可以用別人的杠桿率,我可以用別人量化寬松的貨幣降低我的流動性的貨幣需求。
外資投行對中國的獨角獸,中國的新產業和供給側做這種服務是他們掙錢的主要方向。如果你放在金融市場化的這樣一個金融深化的邏輯當中,新供給如果能及時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到所有的金融市場化端的對它從要素供給和要素效率的這個角度當中起到足夠支持的時候,那如果你不支持,別人有的是市場可以供他選擇。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好多公司到香港上市,到美國上市,為什么我們的杠桿率在全球,境內的杠桿率和境外的杠桿率誰的效率高,誰的約束條件有差別,特別是誰給予某種信用評級的級別,因為你信用評級和杠桿的成本和杠桿的價格是有很大的差別表現出來。如果我們不給的時候,別人給了會怎么樣?突然之間我們會發現所有中國的金融場景,不管是貨幣的流動性不管借貸的杠桿,還是證券化這樣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一定要給到自己的公司,自己的新供給的公司,自己新產業的公司,你一定要給到他,你不給到他他就別人的,他就成為別人市場中亮眼奪目的供給側的表現。
為什么我們的好公司跑到人家那兒,我們獨角獸成了人家的參天大樹,我們市場給別人的投資者掙了那么多,阿里在美國上市80,剛發行還不是那個價,騰訊在香港商市的價格和今天的價格,今天上漲的幅度是幾千倍。一級市場的投資者,今天看來他們主要持股者還是外資風險投資機構,還不是我們。那是說那個時候你人民幣的風險投資、PE投資,特別是你在二級市場證券化這個邏輯中沒有它。它只能選擇這樣的東西。所幸它還是中國的企業,它基礎的資產狀態和基礎的盈利狀態。我們今天需要比較的是你不給它就走,你就必須給,而且要盡早給、及時給,才可以讓它發揮出有效的作用。
我們把這個邏輯再往深里深,你是給自己的公司而不是給全球的獨角獸和全球的公司,如果你給自己的公司還有一個金融場景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短期的優勢,那就是你還是一個對跟全球市場獨立的相區別的市場的時候,你給的這種金融場景要比其他的金融場景優厚得多,估值高得多。我們今天算一筆欠賬如果今天的騰訊和阿里回到了,今天的市盈率是30多倍,回到中國市場它的市盈率可以是一百多倍,翻兩番,三番,什么概念?今天全球市場的蘋果和谷歌的估值是九千多億美元,他們兩家是四千億美元左右,如果翻兩番它就是12000億美元,就已經比蘋果和谷歌高了,它在市場當中如果可以到這種估值的時候它就不僅多了一些錢發展自己,成長新供給,成長新內容,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拿這個更多的錢給市場的投資者,中國的投資者,中國的大眾投資者掙了錢的同時他可以拿更多的錢再去做風險投資,再去支持這個業態下的新供給、新內容、新產業,才可以讓中國在一級市場當中人民幣相對還欠缺,人民幣的長期投資者、風險投資者還欠缺的時候就可以補充一級市場當中的。如果我們可以完成這一點,外國我們還沒開放它的孩子不來。我們就可以把貨幣流動性,杠桿的充裕性和二級市場的高估值用在中國的新供給內容中的新動力、新產業、新模式、新邏輯。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中國的自供給側改革的邏輯20年已經表現出燦爛的結果和有效的市場呈現。如果把這種看成是一種有效的姿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過去從一切的場景當中支持他的時候,今天看起來那些場景還都不夠。比如說在生產要素端,土地、稅收、減免、優惠等等,我們今天最需要的是在所有的金融敞口端以金融市場的邏輯給出它最大的場景的供給,才可以讓它成為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市場中新供給的代表。這個時候中國經濟未來新供給的內容,新供給的覆蓋面,新供給涉及到的普惠群體,新供給可以完成內在的自動的成長的永續性就可以有效表現。今天這個場景已經開始展現,讓它明天來得更猛烈些吧。謝謝各位。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