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經濟正從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轉變為消費、創新型增長模式。未來應加大消費領域改革,通過個稅改革、抑制房地產投機行為等多項政策打出“組合拳”,擴大居民消費能力。
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近期,消費市場接連迎來利好政策。個稅改革提速,我國1449個稅目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大幅調降,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也大幅調降。同時,各部門正聯合發力,助力我國消費升級。
多項政策“組合拳”頻出,對消費升級起著積極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加9.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而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6.7%,比去年同期上漲0.6個百分點。
“社零與居民消費支出增速的一落一漲顯示出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這是由于居民消費支出包含服務消費與虛擬消費,而社零口徑僅包括實物型的商品消費。
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下半年既需做大消費“蛋糕”,又要讓其變得更優,多舉措促消費將會延續至下半年。
商務部近期對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進行調查顯示,未來半年,31.0%的消費者計劃增加進口商品消費,需求列前五位的商品依次為化妝品、鐘表眼鏡、母嬰用品、乘用車和珠寶首飾。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透露,近期已對“消費升級行動計劃”進行全面部署,未來將持續推進消費市場平穩快速發展。除了加強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建設以外,商務部還將在打造便民生活服務圈、擴大中高端商品進口、促進綠色循環消費、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試點、改造提升高品位步行街等方面,適時研究出臺相關的工作舉措,更好地推動消費升級。
畢馬威中國零售及消費品業主管合伙人錢亦馨認為,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中國消費潛力開始釋放。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明顯增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增長引擎。
消費結構仍存優化空間
雖然我國居民消費不斷升級,新興消費需求爆發,但與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的消費結構依然存在很大的優化空間。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食品、居住類消費占比分別為29.28%、22.45%,交通通信消費占比13.38%,而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共占比9.7%,醫療保健消費占8.95%。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一是食品、服裝類非耐用品消費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間;二是居民服務消費支出后續增長空間較大;三是居住類消費支出占比較高,且近5年增長較快,對其他消費的擠出效應有所顯現。
錢亦馨認為,消費結構升級體現在家庭開支費用從“必需品”向“非必需品”轉變。隨著總體消費費用的增加,非生活必需品類,如交通、娛樂、教育、奢侈品和金融產品等,在家庭開支中的比例大幅增長。同時,生活必需品類,例如食品飲料、公共事業等,在家庭開支的比例中繼續降低。
從消費主體來看,畢馬威與魅力惠聯合調查結果顯示,第一批“千禧一代”(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生的人)在未來5年間將取代其長輩,成為中國最龐大的消費群體。錢亦馨認為,“千禧一代”成長在中國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時期,并且正處工作的黃金時期,年富力強,具有更高的消費意愿。
“以‘80后’和‘90后’為主力的消費群體更注重品牌化、個性化、小眾化以及體驗感。”國泰君安(15.88-1.24%)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表示,以代表小資消費的星巴克門店數量為例,截至去年年末,星巴克在上海有269家門店,在北京、杭州、深圳等一線及準一線城市門店過百,而佛山、南昌、太原、煙臺等三四線城市也逐漸有了更為廣泛深入的布局。
升級需政策“組合拳”
“應該看到,當前制約中國消費擴張升級的因素仍較多。”黃文濤表示,服務類消費有效供給不足,無法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居民過度加杠桿購房的擠出效應顯現,消費升級內生動力不足;企業盈利趨于回落,居民收入可能隨之放緩,也會進一步影響居民消費能力。
“從消費客體來講,要想升級消費,消費對象必須先升級。”南華期貨宏觀研究員章睿哲表示,近年國產高科技產品逐漸搶占國內市場,但是產品性能和品質的不斷升級特別是進口高端產品的替代,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中國企業持續努力,也需要融資機制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從消費主體的角度來看,章睿哲指出,針對我國目前的消費現狀,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全社會的熱情,避免個別地區消費降級情況成為大范圍趨勢,或進入“低**社會”。最直接的問題在于使企業利潤更快增長,以及通過市場挖掘、科技創新、成本節約和體制機制的變革,使企業和居民部門收入更快增長,為消費升級提供基礎和支撐。
覃漢認為,居民消費水平受到收入和邊際消費傾向兩大因素影響。此次個稅改革將主要使中低收入人群受益,推動社會收入公平分配,有利于促進潛在消費提升空間最大的人群進行積極消費。然而,僅憑個稅“單兵作戰”還不夠,需要更多政策“組合拳”促進消費升級。
下一階段,黃文濤認為,政策部門應著力于培育相關的服務業消費市場,打破行政性壟斷,激發消費活力,從根本上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同時,應進一步穩定居住類消費支出,穩住居民杠桿水平,防止居民加杠桿購房對消費結構升級的擠出效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