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在11項開放舉措中,有3項涉及債市,包括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有券商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對外開放十一條是增強金融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豐富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類型,從而完善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有效利用外資機構豐富經驗,防范和化解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及民營企業信用危機。
促進國內信用評級行業
質量改善
此次的開放舉措提出,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
實際上,近年來央行等部門一直在穩步推進信用評級等對外開放,自2017年起就開始做相關的制度安排。今年1月28日,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成為首家獲準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等國際評級機構,其獲準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包含金融機構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結構化產品以及境外主體債券在內的全部類別信用評級業務。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引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中國開展評級業務,有利于滿足國際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質量改善,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下一步,人民銀行、證監會將進一步推動評級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外資評級機構的業務范圍,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外資評級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全部類別信用評級業務。
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將有更多的國際評級機構進入中國的信用評級市場,評級業務開展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信用評級開放將給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帶來積極作用。一方面,可以滿足境外投資者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對于國內信用評級行業的質量改善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國內中小型金融機構
面臨競爭壓力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開放進程不斷加快,境外發行人數量日益增多,境外投資人投資顯著增長,外資中介機構隊伍持續壯大。目前,已有6家外資銀行取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B類主承銷和承銷業務資格。
為了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此次舉措中還提出,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通過市場評價取得A類主承銷業務資格,業務范圍從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展至債務融資工具全部品種。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外資銀行境內外母子公司業務聯動的特點,將進一步在規則層面加大對外資銀行境外母公司的考察力度。該舉措正在履行相關程序,近期將正式對市場發布。
允許外資銀行開展A類主承銷業務,有助于進一步豐富外資機構服務國內實體經濟的手段,提升其參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廣度與深度,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于為境內企業發債融資引入更多的境外投資需求,從而為實體經濟融通資金、降低成本提供助益,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前述券商人士則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隨著外資金融機構“持牌”進入中國市場,中小型金融機構面臨更大經營競爭壓力,如何發揮固有優勢,穩定人才隊伍,在競爭中尋求與外方的合作共贏,將是內資機會的一大挑戰。
打通債券和資金賬戶
提高境外投資者入市便利性
此外,開放舉措提出,要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目前,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QFII/RQFII、直接入市、債券通等多條渠道入市投資,有效滿足了不同投資者的差異化投資需求,但不同渠道相互分割也給同一境外投資主體在市場準入、債券過戶、資金劃轉等方面造成不便。
因此,為提升投資效率,有必要整合不同開放渠道政策要求,打通債券和資金賬戶。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民銀行在充分聽取結算代理人、托管人和境外機構投資者意見的基礎上,會同外匯管理局起草了《關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并于2019年5月份通過人民銀行官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于近期發布實施。
該負責人表示,《通知》解決了同一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不同渠道投資的債券過戶、資金劃轉和重復備案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資者入市投資的便利性,體現了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的要求。
(編輯 孫倩 策劃 侯捷寧)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