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泰汽車宣布與富力地產(02777)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富力地產集團將參股華泰汽車,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關于此次合作的細節,包括如何參股以及各自的分工,富力地產(02777.HK)與華泰汽車控股的上市公司曙光股份并未披露相關公告。
不過,此次略顯“低調”的合作仍然引起了行業廣泛關注。這并非地產商首次入局汽車行業,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內,已有恒大、寶能、華夏幸福、碧桂園(02007)、萬達等超十余家地產商扎推投資汽車產業,尤其是聚焦于新能源汽車領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告訴記者,地產商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是為了謀求自身的多元化轉型,但未來的造車之路并不樂觀,同時也將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加劇行業競爭。
壓力倒逼房企轉型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起,已有超10家地產企業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涉及范圍包括整車制造、動力電池制造、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建設、經銷商渠道拓展等,計劃投資總額已達4000億元。
地產商為何在近年來扎堆入局汽車行業?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與地產行業所處的大環境有著密切聯系。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曾向記者表示:“過去三四年,我國經濟的大基調是去杠桿,其中房地產是尤受宏觀調控關注和政策沖擊的行業。”
記者了解到,去杠桿帶來的流動性緊縮容易導致風險偏好快速下降、信用供給收縮、債務違約風險等,而這也將為房地產行業帶來一定的壓力。
同時,嚴格限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等措施,也進一步削減了地產商對于一二線城市的想象力。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再度強調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并首次明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一位業內人士稱,未來房地產政策不會放松,地產行業已漸漸告別暴利增長時代。
日前,中國恒大(03333)(03333.HK)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盈利預警,預期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49%,其中核心業務凈利潤預期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5%。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恒大上半年凈利的下滑,暴露了地產行業告別高增長的信號,未來地產商如果依靠簡單的規模擴張,是很難獲得高利潤的,因此探尋新的盈利模式,進行多元化布局,成為了地產企業抗壓的重要渠道。
據悉,近年來,諸多房地產巨頭所投資的領域已非常寬泛,包括礦產、酒類、娛樂、體育、長租公寓、旅游、快銷品等各行各業。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則成為地產商扎堆投資的“熱點”領域。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以華夏幸福為例,多年以前就成立了汽車行業研究院,并從各個權威機構招兵買馬,聘請高級研究人員對汽車行業的實時動向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研究。該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對于部分地產商而言,進軍汽車行業其實早就在他們的規劃之中。
產業蛋糕巨大
“地產商扎堆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無非是圍繞著三方面展開,即技術方向、政策和土地。”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風口期,行業本身自帶吸引投資的引力。
該內部人士還向記者透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伴隨著產業成熟度的提高,這個領域也將逐漸面臨收緊和洗牌的局面,因此地產商都是抱著非常緊迫的心態加緊布局汽車行業的。這一點,從恒大的布局腳步就能窺之一二。”
2018年7月,恒大健康發布公告,正式入主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法拉第未來。入股后雙方的合作進展得并不順利,多次在控制權方面發生博弈,并因此引發了仲裁。不過,此番曲折,絲毫沒有影響恒大入局汽車行業的決心。今年1月,恒大健康以9.3億美元成功收購NEVS51%的股權,并獲得其多數董事席位,并火速以10.6億元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與此同時,中國恒大還以144.9億元成為了廣匯汽車的第二大股東,獲得其40.96%的股權。
內部人士稱,恒大之所以重金投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且在行業各個細分領域均進行投資,是因為這塊蛋糕足夠大。根據公安部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37%;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2.8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為281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74%。
“新能源汽車代表著中國制造產業的戰略方向,符合政策支持的大方向。基于這個角度進行投資,也會受到地方政策的支持,在某種程度上更加便于地產商擴大規模、獲得土地。”該內部人士稱。
對此,蘇暉認為,國家鼓勵發展實體經濟,新能源汽車行業又是戰略新興產業,是重點鼓勵和支持的行業,因此地產企業入局汽車行業屬于恰逢其時,符合企業自身謀求多元化轉型的需求。
此外,也有行業專家認為,“汽車+地產”的模式,利于打造具備特色的汽車小鎮,實現共贏效應。尤其是在一些汽車產業較為發達的省份,大多數產業園與城市相對割裂,存在一定的“城市病”問題,如果地產商介入,有利于加強產業與城市的融合。例如,碧桂園就看中了汽車小鎮的發展模式,于2017年在廣東佛山順德開始興建新能源汽車小鎮。
跨界難度不小
對于地產商的入局,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利好于行業發展,同時由于部分地產商的介入并不僅僅是投資行為,還會充分參與到造車的運營中,這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技術變革。曹鶴告訴記者,大量資本介入肯定是好現象,可以將我國汽車產業變革的進程大大縮短。
而另外一部分行業專家則提出了風險提示,認為地產商的跨界,雖然能帶來巨大的資本和新鮮血液,卻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程度,使得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殘酷。
蘇暉認為,地產企業到不熟悉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跨界,有許多難以想象和不可逾越的困難,目前,地產企業造車大多數屬于起步階段,產品都還未面世,未來的造車之路不容樂觀。
“造車不是躺著賺錢,要真正彎下腰去,不是所有的地產商都能完成這樣的轉型。”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地產商入局汽車行業并非一帆風順,不僅進展緩慢,也遭遇了一些質疑。據悉,自寶能入股觀致后,已有80%的經銷商反映門店并不賺錢,銷售情況并無明顯好轉。2018年,萬通地產擬以31.7億元收購星恒電源,曾遭遇了上交所的問詢,據悉,隨后萬通地產發布公告稱終止了此次收購。
而近期富力集團參股華泰汽車的項目,也在行業內引發深度討論。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截至2018年,富力地產負債超3000億元,截至2019年3月底,富力的資產負債率為82.04%,較2018年底的80%上升2個百分點。在這種背景下“負重”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很難判斷其未來的前景。該業內人士稱,雖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蛋糕巨大,但不排除地產商有跟風投資的可能,因此面對地產商扎堆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現象,行業內需要冷靜判斷,相關企業也需要合理評估風險性。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