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
2月10日起,山東各地企業開始復工復產。《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相關情況了解到,此前山東各地市均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推出相關政策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同時,山東轄區眾多上市公司垂范“兩手抓”高標準,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
“真金白銀”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通過梳理,《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山東16地市均在近期推出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其中有不少“真金白銀”的舉措,著力減輕企業負擔。
作為省會,濟南市開通了24小時不間斷值守電話,全天接聽企業復工咨詢,同時,濟南市還發揮智慧城市實戰功能,上線“企業復工復產防疫監測管理系統”,對有需求的企業免費提供“遠程協同視頻通信服務”;為了加大金融政策支持,特別是支持中小微企業有效應對疫情實現保經營發展,濟南市緊急出臺相關措施,對接有貸款需求的企業52家,協調提供貸款超過7.88億元。截至2月8日,濟南市“四上企業”開工1675家,上崗人數22.86萬。
山東各地企業10日起進入“開工潮”
同時,諸如“淄博十二條”“煙臺十二條”“濰坊十九條”等,山東各地市根據疫情防控需求,在詳細深化細化梳理各自地市企業情況的前提下,紛紛出臺并落實相關政策,許多地市甚至細化到“一企一策”,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政策不僅有緩繳社會保險費、延期繳納稅款、減免中小企業稅費等于蘇滬京類似的普適性政策,還在完善政策執行方面,增加了很多新內容。如目前保持“0確診”狀態的東營市,在防控疫情上持續保持高標準,創新實施行政許可業務,采取預約辦理、網上辦理、不見面辦理(郵寄辦理)和窗口前移辦理等服務方式,提升企業復工安全生產審批效能。
對于重大產業項目,山東各地更是竭盡全力予以保障。如在淄博市,對于齊翔騰達的天辰齊翔己二腈項目,淄博市發改委利用工作專班加快項目前期推進。
對于存在特殊情況以及存在困難的中小企業,山東各地市也打出政策組合拳。如在日照市,對生產緊缺防護物資或提供服務企業,按照“先上車、后補票”方式,先行按照一般企業標準撥付穩崗返還資金;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企業,經批準緩繳社會保險費的期限。威海市面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用工不足、原材料短缺、資金緊張、手續報批等問題,實行各級領導幫包企業制度,按照特事特辦、急事快辦,開通綠色通道等措施,靠上去及時幫助協調解決。
上市企業復工復產垂范高標準
連日來,《證券日報》記者從山東轄區眾多逐漸復工復產的上市公司處了解到,作為優秀企業的代表,山東轄區上市公司率先垂范復工復產的高標準、嚴要求,在扎實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學有序組織生產,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
早在2月5日,濰柴集團就發出全面恢復滿產秩序的動員令,在全省率先打響滿負荷生產第一槍,在振奮全省經濟發展中走在前列。《證券日報》記者從公司方面了解到,恢復滿產秩序以來,濰柴集團建立了上下聯動、群防群治、科學有序的疫情防控體系,同時落實領導干部24小時帶班制,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濰坊本部1.5萬名員工每天上崗之前都會接受兩次以上體溫檢測,生產車間和辦公區域每天不低于兩次全覆蓋消毒。同時,采取分時段供餐、打包帶走等方式,減少人員聚集。公司餐廳做標準餐盒飯配送到車間一線工作人員手里,人員分散吃飯。”濰柴保衛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說。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濰柴集團全面恢復滿產秩序
也正是這樣的嚴防死守、科學防控、保障有力,讓濰柴集團迅速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不誤。今年1月份,濰柴集團發動機板塊產銷9萬臺,同比增長20%,再創歷史同期最好紀錄,實現了2020年開門紅。
光威復材全面復工復產嚴格監測職工體溫
2月10日,《證券日報》從光威復材了解到,在公司碳纖維業務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基礎上,2月10日光威復材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其他業務板塊全面復工,以確保生產有序進行。“公司防疫辦公室將防控措施與復工生產相結合,出臺了詳細的疫情防控及節后復工保障措施,全方位提供生產服務保障,穩步推進公司開工復產。”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相關保障更要全面跟進。2月10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家家悅方面獲悉,隨著2月10日企業陸續復工,家家悅的商品儲備量也逐漸加大,為了給各行各業提供更加有利支撐,在全國各地的家家悅也行動起來,加入到“安心復工我保供”的大軍中。
(編輯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