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自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中央企業要繼續加大對湖北疫后重振支持力度后,6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與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舉辦中央企業助力湖北疫后重振發展視頻會議。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指出,央企要在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為湖北疫后重振凝聚強大力量、提供堅強有力支撐、激發強勁動能、優化條件環境,齊心協力助推湖北實現高質量發展。
央企加大在鄂投資力度
在本次視頻會議上,央企與湖北省共簽約72個項目,投資總額超3200億元,涉及新能源、生態環保、智能制造、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產城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其中,投資額100億元以上的項目就有9個。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企積極參與湖北地區以后重振發展,充分體現了央企的責任擔當,將有助于幫助湖北盡快形成有效投資,煥發發展活力,走出疫后經濟低迷困局。
從此次具體的“云簽約”項目來看,作為本次云項目的參與方之一,中化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其所屬企業中國金茂代表中化集團與武漢市政府正式簽訂“中國金茂武漢長江TOD綜合體項目”合作協議。這也是中化集團攜手武漢市政府,通過城市運營幫助湖北經濟復蘇,助力國家經濟發展。事實上,這也是中國金茂繼3月31日投入62億元助力武漢方島建設后的又一次助力武漢經濟復蘇和城市發展。
而除了現場簽約項目外,亦有多家央企表態將加大項目投資建設力度或落地速度。
比如中國石化將在合作推進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完善湖北成品油銷售網絡等領域投資200多億元,大力推動湖北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三峽集團將在總投資181億元的9個共抓長江大保護項目基礎上,在湖北省生態環保和能源領域投資建設近百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國家能源集團提出,將切實推動國家能源集團在鄂30個項目305億元投資早日落地見效等。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其將督促中央企業加快推進已在湖北開展的在建項目投資建設,階段性適當聚焦收益高、見效快的保增長項目。與此同時,積極推進中央企業與湖北省的戰略合作對接。截至目前,已有56家中央企業與湖北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劉興國提醒,央企在湖北加大投資力度的同時,不能盲目為了投資而投資,而是要將投資與湖北產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致力于結合湖北產業與資源優勢,在湖北布局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幫助湖北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布局區域帶動效應大的產業,更好拉動湖北產業整體加快發展;積極布局補產業鏈供應鏈短板的領域,更好推動產業鏈暢通,提升產業鏈安全水平。
政策護航湖北疫后重振
值得關注的是,為深入推動中央企業助力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見效、早受益,國務院國資委還專門出臺了支持湖北疫后重振政策文件,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舉措,指導推動中央企業更好助力湖北經濟社會發展。
郝鵬強調,中央企業要在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組織領導力度,制定專項方案、明確具體舉措,為湖北疫后重振凝聚強大力量;加大產業投資力度,爭取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發揮中央企業龍頭帶動作用,為湖北疫后重振提供堅強有力支撐;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提高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湖北疫后重振激發強勁動能;加大民生保障力度,開通湖北招聘綠色通道,推動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等,積極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助力湖北做好穩就業、脫貧攻堅、生態保護等工作,齊心協力助推湖北實現高質量發展。
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在積極參與實施黨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的同時,又專門出臺支持湖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并現場組織中央企業代表“云簽約”投資項目,充分體現了國務院國資委和廣大中央企業支持湖北疫后重振的真心實意、真招實舉。希望中央企業推動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中心和重大項目等落戶湖北。湖北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全力支持中央企業在湖北發展壯大、做強做優。
作為此次受疫情沖擊最大,疫后重振任務最重的地區,為進一步激發湖北疫后重振強勁動能,國務院國資委提出,將繼續支持湖北和武漢加大國企改革力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印發實施后,將加大對湖北省國資委研究完善本地區國企改革方案的指導力度,積極指導湖北防范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國資委還將督促指導駐鄂央企穩妥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支持武漢市納入新一批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區,打造改革高地。
為促進湖北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國務院國資委將指導湖北省國資委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依托湖北電子信息、大數據、生物醫藥、汽車等產業優勢,引導支持央企深度參與湖北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支持央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湖北國企改革重組,有效發揮央企資本運營公司平臺作用,通過基金投資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和支持湖北省重大項目建設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