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2020年上半年廣東經濟運行情況出爐。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49234.20億元,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914.72億元,同比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8798.81億元,同比下降6.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8520.67億元,同比增長0.1%。
今年上半年,廣東的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與修復的態勢,形成一條經濟數據回升曲線。從6月當月速度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重回正增長,同比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連續3個月保持當月正增長,6月當月創下投資量的新高,同比增長11.6%。
那么,廣東上半年有什么經濟亮點?
亮點一:生豬產能恢復積極向好
今年上半年,廣東全力推進早稻生產,今年早稻種植面積同比增加51.7萬畝;夏糧產量64.2萬噸,同比增長0.9%。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產能恢復積極向好,二季度末,生豬存欄1432.37萬頭,比一季度末增長3.1%;上半年豬肉產量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1個百分點。
亮點二:部分工業產品產量暴增
上半年,廣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9萬億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
高技術、能源產品產量增勢良好,上半年,城市軌道車輛、3D打印設備、服務器的產品產量分別增長950.0%、328.2%、64.2%;天然氣、工業發電量產量分別增長20.6%和6.4%,增幅分別比一季度回升7.0個和9.0個百分點。
亮點三:第三產業增速回正
今年上半年,廣東服務業強勢復蘇,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回正。
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在線教育、“云”辦公擴大信息服務需求,1-5月,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7.6%,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增長17.2%。
此外,上半年,廣東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9.7個和2.4個百分點;其中,部分專業航空貨運公司提供強力支撐,合計完成貨物周轉量大幅增長110.7%,帶動行業平均水平同比增長0.8%。
亮點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轉正
上半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1%,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5.4個百分點。從產業看,生豬養殖綠色轉型升級推動第一產業投資大幅增長35.8%。此外,第二產業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年內首次轉正,同比增長2.3%。
從行業看,采礦業增長58.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0%。防疫物資生產相關行業投資加大,醫藥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分別增長50.3%和25.5%。房地產開發投資實現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2.5%。
亮點五:網絡零售保持較快增長
上半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萬億元,同比下降14.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0個百分點。
疫情催生新的消費方式和習慣,線上交易加快發展。上半年,廣東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同比增長20.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占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的27.8%。
亮點六:進出口6月增速回正
上半年,廣東完成貨物進出口總額3.06萬億元,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82萬億元,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9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廣東進出口總額增速回到正增長區間,同比增長0.8%,其中出口下降1.8%,進口增長4.9%。
亮點七: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6月末,廣東省“四上”單位中,娛樂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從業人員期末人數比3月末增長10.3%和3.7%;水利管理業、土地管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從業人員(可比口徑)分別同比增長17.0%、6.4%和5.9%。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48.4%、47.1%和43.7%。城鎮登記失業率2.43%,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廣東省統計局官方微信號“廣東統計”發布的《數看廣東經濟的“變”與“不變”》指出,上半年,廣東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發展韌性凸顯。同時也要看到,與上年同期相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速度在下降區間,要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仍需時日。
下一步,廣東將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廣東經濟將持續回升恢復正增長,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