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吳曉璐
“我們本次參展不是為了賣出商品,而是因為我們看好中國市場,希望尋找到更多代理商。”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國別和省區市專區的韓國展臺,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記者駐足該展臺的十分鐘內,恰巧有一位有意代理的觀眾與展商在交流后互加微信,約定展會結束后見面。
9月8日中午,服貿會國別和省區市專區人流如織,這也是《證券日報》記者4天探館以來,展商和觀眾“交互”最多的一次,銷售潛力和購買潛力可以用“爆棚”來形容。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時強調,各國要加強服務貿易發展對接,創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領域,積極尋求發展利益最大公約數,不斷做大“蛋糕”。
“服貿會是暢通中國經濟‘雙循環’的重要窗口”,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表現比較好,進出口數據逆勢上揚。主要是我國疫情防控比較好,復產復工快速推進,補充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缺口。可以說,如今通過服貿會擴大服務貿易對國內外均十分有利。”
國內各地展示區域特色
觀眾秒變“消費者”
省區市專區總搭建面積約3900平方米,共有23個省區市設置了展位,展示各自優質服務貿易企業、項目和發展成果。在省區市展,《證券日報》記者感受到了濃烈的區域經濟特色,既有高科技之炫、也有手工品之美,遇到中意的產品,觀眾即“秒變”消費者。
其中,京津冀聯袂呈現的展區展覽面積300平方米,16家參展企業以各自的案例展示出一個共同的主題——京津冀協同發展。其中,數字光場芯片的展臺吸引了眾多觀眾。該芯片由京津冀三地企業共同完成,北京負責芯片設計、天津負責封裝、廊坊廣通負責芯片的產業化。該芯片是我國首款工業數字光場芯片,打破了“卡脖子”技術。
上海展區也是觀眾“打卡勝地”。B站、喜馬拉雅等新經濟展示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而墻壁上展示的中草藥則是部分中老年觀眾“比拼”藥理知識之處。
遼寧省展臺的本溪參展商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了需要36道工藝、純手工制作的山核桃殼工藝品,小到30元一個的球形工藝品掛飾,大到千元以上的“一帆風順”,均被觀眾嘖嘖稱奇,甚至有人準備當場選購。
內蒙古展臺的民族和區域特色鮮明,除了奶制品,還有非常精美的鎏金的瓷器、擺件等。“展臺主要布置的是有我們當地特色的產品,最受關注的是馬鞍形狀的藝術品”,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馬鞍的意頭很好,代表著馬上分紅、快馬加鞭,很適合送給朋友。”
山東展臺帶來了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伴手禮海韻如意和琉璃文具,精美的產品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有消費者當場變成采購商,進行洽商議價。
國別專展區
顯示外貿增長潛力
如果說省區市專區顯示了中國內需市場的強勁,國別專區則更多的是顯示了中國產能、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的對接、外貿領域巨大的增長潛力。
韓國展臺帶來了最具特點的美妝,其中一款打折的面膜產品受到了觀眾的歡迎,“我知道這個產品,它是純天然的,特別安全”,有觀眾表示。此外,作為國別區最大的展臺,玩具、嬰兒服裝、美食、文教產品等均被展示。在記者探館期間,幾乎每一個細分類型產品都有人咨詢。不過,對于展商而言,招募代理是其更關心的問題。對于一位意向代理商,展商更是直接送出美妝產品請其體驗,雙方還高效的約定了見面的地址和時間。據記者觀察,展商已經與多位意向代理商互加微信。
泰國展臺以農牧產品為主,其中正大集團制作的北京烤鴨和溏心雞蛋吸引了很多人問詢,工作人員表示,正大集團雖然是泰資企業,但為了開拓中國市場,特意選擇展銷北京烤鴨。《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正大集團的農牧產品在國內很多電商平臺熱銷。另據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人士表示,正大集團在中國的養殖基地也較早引入了“豬臉識別”技術。
在摩爾多瓦共和國展臺,多位觀眾等待品嘗紅酒,更有一位觀眾選擇了現場購買。記者發現,紅酒是本次國別展中,曝光率最高的商品。
日本展臺的主題定為“養老產業”,在浪漫的“櫻花墻”前,觀眾紛紛駐足參觀。
在國別區門口,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觀眾,她對記者表示,對韓國展臺印象最深刻。“因為韓國展臺展示了很多契合生活的東西,面膜、化妝品,還有吃的玩的。”
在她看來,通過這種參展的方式,應該可以促成國內外企業很多業務上的合作。代理商和消費者可以在服貿會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不用費勁跑到國外,拉近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個人感覺外國企業展示的紅酒、面膜、護膚品等產品,國內市場需求還是挺大的。”
徐洪才表示,過去服務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的短板,服務貿易逆差較大。但近年來,我國服務業發展較好,自身升級趨勢明顯,對經濟的貢獻逐步提升。
徐洪才認為,“從暢通‘雙循環’的角度來看,擴大服務貿易對國內國際均有利。首先,擴大服務貿易出口,可以推動國內服務業對標國際,提高自身提高質量,贏得市場訂單,拉動國內服務業轉型升級,與國內經濟轉型升級也是相協調的;其次,加大服務進口,也會加劇國內服務業市場競爭。投資貿易便利化是大勢所趨,境內外市場聯通,競爭加劇,促進國內產業循環暢通,促進城鄉之間要素自由流動,同時有助于提升自身競爭力。最后,擴大進口也為境外企業提供廣闊的中國市場和機會,拉動世界經濟恢復,提升全球供給能力的改善。”
(編輯 上官夢露)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