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再添三名新成員。
昨日(9月21日),國務院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的通知。至此,7年間,自貿區已覆蓋全國21個省份。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昨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選擇這4個地方新設自貿試驗區或者擴區,將實現對京津冀的全覆蓋,有利于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比如增加了北京。同時,實現了長三角全覆蓋,有利于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比如安徽。進一步疊加了中部崛起等國家發展戰略,比如湖南,這次是新增加的。
“這樣做有利于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打造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王受文說。
多位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自貿區是一塊“試驗田”,從初始階段進行一些共性創新到逐步開始差異化探索,這是一個必然過程,也更能凸顯地方經濟特色,比如最新設立的北京自貿區,就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
有望產生疊加作用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標志著中國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正式啟動,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當天,36家中外企業獲頒證照,首批入駐上海自貿區。次日凌晨,中國第一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上海自貿區推出,列出190條外商投資特別管理措施。按照“非禁止即開放”原則,清單之外的行業及項目全部開放。
此后,這份負面清單不斷更新迭代,今年最新公布的自貿試驗區投資負面清單中,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資的行業縮減至30項,和第一張單子相比下降了80%。王受文表示:“這些放開的領域絕大部分都在全國放開,帶動了全國的對外開放,提升了全國對外開放度和透明度。”
隨著北京、湖南、安徽自貿區的獲批,全國自貿區版圖進一步擴圍,覆蓋21個省份,其中10個沒有靠海。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認為,這既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的一項“既定工作”,更體現了我們國家開放的政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但與此同時,也有輿論開始擔心,自貿區數量增多后是否會導致其“價值”降低?
對此,孫元欣表示,這種說法是將自貿區誤認為“政策優惠洼地”的表現。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把自貿區當作“政策洼地”,越來越多的地區享受到優惠政策,那么它的效應會遞減,但自貿區是一個制度創新的場所,更多的地區、企業、個人參與進來,實際上會產生疊加作用,效果會更好。
“所以不用擔心自貿試驗區多了,它的邊際效應會遞減。”孫元欣說。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區研究院院長陳波在受訪時也強調:“自貿區并沒有特殊政策,我們只知道它是一塊‘試驗田’,但是要怎么做,不是由中央去設定的,而是由地方來根據改革開放的需要和自身的經濟特點來創新的。”
在他看來,自貿區多了,會使自貿區的改革創新形成一個良性的政策競爭環境。“因為這么多自貿區你爭我奪,大家必然要加快自身的開放探索,進而可以加快我們整體的改革開放試驗步伐。”
陳波表示,21個省份入圍后,自貿區改革經驗向全國輻射的速度會變得更迅速,不再是從幾個特殊區域一點點滲透,通過多點開花實現全面輻射,最后達到“全體的提升”。
在此之前,18個自貿區通過探索創新,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了有益經驗。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18個自貿區新設外資企業33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900億元以上,進出口額達到了2.7萬億元。如果把這18個自貿試驗區面積加在一起,還不到全國的千分之四,但是利用外資占到全國的16.8%,外貿占到全國的13.5%。王受文表示,“自貿試驗區在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孫元欣向記者透露,目前不少地方仍在積極爭取,年內可能還將有一批(新自貿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則表示:“改革開放遍地開花,不好嗎?”
服務業開放箭在弦上
21個自貿區中,北京自貿區有其特殊使命。
在9月4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支持北京設立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消息一出即引發熱議。半個月后,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對外公布。
根據總體方案,北京自貿區將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著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涵蓋科技創新片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高端產業片區三個片區,承擔著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等七大方面22項任務和措施。
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自貿試驗區開啟全新探索。多位專家在受訪時提到,服務貿易是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圍繞服務貿易既是亮點,也是當前全國都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點。
陳波表示,服務業的開放已是箭在弦上,但相對來說我國服務業的競爭力還不強,所以需要自貿區來做壓力測試。
張燕生認為,無論是國家的高質量發展,還是制造業、外貿的高質量發展,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就是用現代服務業來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引領服務業擴大開放,為什么是北京?在昨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副市長楊晉柏引用了一組數據,可以加以佐證——北京集聚了4000多家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風險投資累計金額在全球僅次于硅谷,擁有全國超四成的獨角獸企業;自2015年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北京形成了120余項全國首創的突破性政策或創新制度安排,推廣了六批25項創新經驗和案例;2019年服務業占北京全市GDP比重83.5%,這一比重比全國高近30個百分點,北京服務貿易規模占全國20%左右;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北京全市GDP比重超過50%,居全國首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產業發展水平領先,入選“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等國內重要榜單企業數量最多。
王受文表示,北京自貿區將探索開展去中心化的臨床試驗試點,簡化國內生物醫藥研發主體開展國際合作研發的審批流程;探索國際數字產品專利、版權、商業秘密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試行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
一時間,外界不乏熱議——“橫空出世”的北京自貿區,含金量會超過上海、海南嗎?
陳波對此表示認同。在他看來,自貿區不是綜保區的升級版,甚至綜保區所代表的貨物貿易便利化,也非自貿區最核心的改革訴求。“我們的主要使命是要適應以現代服務業開放為主的經貿合作新趨勢,也就是服務業開放,這是自貿區改革試點的最重點。”
他解釋說,廣義上的服務業,包括教育、醫療、數字經濟等,大多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能通過檢驗檢疫來監管,這是一個完全新的模式。隨著北京自貿區的獲批,數字經濟開放有了一塊非常有基礎的“試驗田”,未來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會比其他自貿區更加有的放矢。
“我們期待北京自貿區會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開放探索和嘗試。”陳波說。
不過,在孫元欣看來,各個自貿區都有自己的特點,“含金量”還需根據實踐效果來評判。
張燕生則表示,“北京太特殊了”,“很多優質的要素和資源在全世界都是獨一份”,從這個角度不用跟誰比,重要的是,發揮最大的人才優勢,增強活力。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