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說:“我們已經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假冒的數字人民幣錢包。”據相關報道,日前“市場上已出現假冒數字人民幣錢包”還沖上了熱搜第一。可見此事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這不禁讓不少人疑惑:數字人民幣都還沒見過,假冒數字人民幣怎么就先有了呢?
不必驚奇,從騙子的角度看,正是數字人民幣還沒有正式推出,大家沒見過數字人民幣是什么樣子的,正好是渾水摸魚的時候。只能說明騙子太猖狂,同時也提醒我們,防止漏洞、防止詐騙,在事關老百姓每一個人的錢袋子問題上馬虎不得,必須未雨綢繆,早做工作,才能讓數字人民幣這個新生事物安全登陸,安全運行,行穩致遠。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數字人民幣在設計上已經充分考慮到防偽功能,這不需要擔心。我們知道,數字人民幣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是區塊鏈,這在技術上保證了比紙幣要先進。區塊鏈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存儲于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征,基于這些特征而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所以技術上老百姓應當給予數字人民幣以充足的信心。然而,信息技術上的事情并非人人都懂,特別是存在所謂“老年人和排斥智能終端群體”,所以在數字人民幣的技術設計上必須保證萬無一失,讓老百姓特別是“老年人和排斥智能終端群體”能夠放心地使用而不出問題,從而較大程度地堵上騙子可以鉆的漏洞。
其次,數字人民幣和紙幣有區別,與移動支付也有區別,具體在哪里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和釋疑的難點,需要加強宣傳和解釋,銀行和相關機構在柜臺在街頭應有廣泛宣傳,僅靠相關官員和媒體的講話和報道,不足以讓全民明明白白,要做到就像明白紙幣一樣的程度,還有許多工作可以做。無需多說,老百姓越明白,騙子就越是沒有行騙的空間。
數字人民幣是一個公共產品,定位是“流通中的貨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M0,與人民幣一樣有法償性。正如穆長春所長的解釋,第三方移動支付和數字人民幣其實不屬于一個維度。移動支付是金融基礎設施,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如果說移動支付是錢包,數字人民幣就是裝在里面的錢。看起來,這樣的解釋并沒有多難,但真要老百姓都明白,是需要下功夫的。
再次,必須讓大家明確這樣的一個概念,數字人民幣與Libra、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加密貨幣不是一回事,最大區別就在于數字人民幣有著央行背書,是法定貨幣。比特幣和Libra等加密貨幣則屬于民間性質,炒幣、非法流通等問題充斥在這些數字貨幣身上。而數字人民幣可以有效加強監管,減少違法行為。為什么市場上出現假冒數字人民幣錢包?其中一個可能就是騙子利用了加密貨幣的流行來混淆視聽。數字人民幣正式發行使用,一定要強化它和加密貨幣之間的區別,這是一個重要話題。
正如穆長春所說,“要統籌管理數字人民幣錢包,統一數字人民幣認知體系,有效降低防偽成本。按照雙層運營原則,采用共建、共享方式由央行和指定運營機構共同開發錢包生態平臺,同時要實現各自的視覺識別和特色功能。”這項工作應當大張旗鼓地進行。
最后,老百姓需要有防詐騙的清醒意識,徹底打消貪小便宜和好奇心,在數字人民幣這個事情上,只要官方一天沒有官宣,就一天不要相信有真的數字人民幣發行流通,遇到和數字人民幣有關的各種誘惑,都應該打醒十二分精神。目前,有些試點在深圳等地進行,但畢竟和全面正式推行大不一樣,遇到相關事情,不輕信、多求證,騙子也就大大減少了可乘之機。
深圳前段時間試點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每個紅包金額200元,領取數字人民幣紅包需要下載數字人民幣App,開立個人數字錢包。而且,不同銀行的數字人民幣的底色不一樣,比如建行是藍色,農行是綠色,工行和中行是紅色的。對此,只要不從其他非官方渠道取得相關紅包,被騙的概率也就能夠大大降低。一個人不貪心,被騙的機會就少許多。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