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蔓延,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不僅沒有停滯,反而逆勢上揚。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合力抗疫
為絲綢之路鋪上“健康”底色
目前我國已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時,我國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的同時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作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大量物資和技術援助。
“在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3月份,我們派出血液制品專家,攜帶了40份康復者血漿,這40份康復者血漿是治療危重病人的特效藥,急赴意大利支援,救治當地的患者,為意大利人民帶去了治療新冠的中國經驗。”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已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穆罕穆德·朱內德在外洽會合作論壇上表示,在疫情期間,中國和巴基斯坦像兄弟一樣在進行合作,在不同的時間段互相支持。
不僅僅是物資援助和應急機制的合作,疫情還創造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急產業方面投資貿易合作的契機。
世界至德經貿促進會應急產業專業委員會主任李海波對記者表示,疫情讓很多國家更加關注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積極提升應對緊急重大災害的能力,應積極引領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限度地恢復和促進全球產業鏈的正常運轉,實現在區域間醫療物資的自由流通。
穆罕穆德·朱內德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可以共同合作建立醫院、醫療中心,而且我們需要建立應急物資儲存的倉庫,巴基斯坦有很多很好的政策,可以強化在應急領域的合作。”
克服困難
“一帶一路”投資貿易合作逆勢前行
相關大項目復工推進,前三季度我國與相關國家投資貿易領域的增長也高于全國整體增速。
疫情初期,“一帶一路”相關項目也曾面臨巨大挑戰。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初期階段,“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基本上都因受其直接沖擊而暫時停工,有些國家不得不在一定時期內大幅減少乃至完全停止跨境陸運、海運、空運數量,直接或間接地給部分境外“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推進帶來了不利影響。
不過,“得益于中國經濟的迅速恢復和主動對外開放,以及過去7年打下的良好基礎,面對疫情沖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出十足韌性。”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此前表示。
相關大項目的復工和推進證明了這一點。記者了解到,目前,中老鐵路全線隧道實現貫通,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項目運營通車,雅萬高鐵建設實現節點目標,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項目EPC主承包合同正式生效。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貿易展現出強勁韌性和頑強生命力。
前三季度我國與相關國家投資貿易領域的增長也高于全國整體增速。數據顯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9634.2億美元,雖然同比下降1%,但增速比全國整體水平高0.8個百分點;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2.3個百分點。
中歐班列也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據統計,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
眾望所歸
“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地方,全力提升中歐班列運能運力。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表示,巴基斯坦沿著“一帶一路”線路建立了9個經濟特區,通過這些經濟特區,相信中國可以實現產能和企業的轉移,同時也會吸引來自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在巴基斯坦投資興業。
建設在中國境外的經貿合作園區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抓手,埃塞俄比亞的東方工業園就是一個例子。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托加說,目前有來自于中國農業、化工、制造業等領域的企業入駐,帶來了出口機會和就業機會,東方工業園區有望成為整個非洲的制造業基地。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合作還將迎來一系列利好政策。孟瑋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地方,全力提升中歐班列運能運力。一是加強重點口岸建設;二是推動中歐班列西、中、東通道“卡脖子”路段升級改造;三是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他說,中方將秉持共建共商共享,繼續扎實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與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繁榮。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