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圈最近大事不斷。
先是年底“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宣布從港交所退市。近期,繼銀聯商務之后,連連支付母公司連連數科披露將登錄科創板。
一進一退的背后,支付行業正發生怎樣的變化?支付機構上市潮要來了嗎?
更大的變局蘊含在監管動態中,央行先后下發非銀支付的兩大重磅政策《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其中,從原來的管理辦法上升到條例,也就是從部門規章提升到了國家法律,法律的層級和效率進一步提升。
總之,監管的意圖是讓支付回歸支付主業,堵死套利空間,全方位監管。這意味,過去十年間,支付領域高歌猛進的野蠻生長時代結束了。
然而,在這樣的節點IPO,真的是一次好時機嗎?從此前拉卡拉支付上市的經驗來看,尚未剝離金融業務的支付機構尋求上市,上市之路必然歷經坎坷。
港股不香了?業績無起色匯付天下回A?
早在2018年6月,匯付天下港股上市,成為“支付第一股”。然而“支付第一股”的光環并沒有帶來資本市場的青睞,不僅募資規??s水而且開盤就破發。上市兩年多來,其股價也一路下行,最低點在2020年6月份下探至1.68港元。
2020年12月23日,匯付天下宣布將私有化從港交所退市。其公告顯示,此次邀約價格為每股3.5港元,與發行價每股7.5港元相比,縮水了一半以上。(消息一出,更是引發了匯付天下股價變動。截至1月27日收盤,匯付天下股價為XX港元/股,較發行價7.5港元/股已跌去大半)
在支付行業生存空間被擠壓的背景下,如今匯付天下已經轉型為“基于聚合支付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主營業務包括綜合商戶收單、SaaS服務、行業解決方案、跨境及國際業務。2020上半年財報顯示,匯付天下通過綜合商戶收單實現收入13.06億元,同比減少14%;SaaS服務收入3億元,同比增加51%;行業解決方案收入8251.6萬元,同比減少41%。
雖然2020年上半年SaaS服務大幅增長,然而并沒有扭轉大幅虧損的局面。近日,匯付天下發布盈利預警公告,表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的11個月凈虧損擴大,虧損約在1.5億元至1.7億元之間。
業績乏力,股價低迷,大大降低了匯付天下的融資能力。對于此次退市,匯付天下公告稱,提出退市建議的理由和對股東的益處包括:退出缺乏流通性的投資;以溢價釋放價值;在目前不明市況下實現收益。
不少業內認為,港股市場相對理性,匯付天下在港股的交易并不活躍,且缺乏流通性、估值偏低、股價不及預期等原因而退市。
還有消息稱匯付天下將謀求科創板上市,對此匯付天下相關人士對女記回應稱,目前沒有明確的計劃。
金融業務“埋雷”?
一邊是匯付天下忙退市,另一邊則不少支付機構磨刀霍霍準備IPO,如銀聯商務、連連數字正沖擊科創板,聚合支付收錢吧則瞄準了創業板。此外,也有消息稱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去年完成二次引戰推進分拆上市。
一直以來,為了尋求新增長點,不少支付機構早早構建起自己的金融業務“版圖”。以連連支付為例,早在2020年1月收購了網易小貸。拿到小貸牌照后,也補齊了連連支付在服務中小微鏈條中的信貸環節。
然而對于支付機構的混業經營,一直是監管嚴厲禁止的。早在兩年前,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就曾表態,對于近年支付機構利用支付資源成立新的機構開展融資、理財、基金等金融業務,要嚴格隔離支付和其他業務。“支付機構本身要嚴格遵守意見和支付業務的規定,不得經營或變相經營其他業務。”
《條例》中明確規定,不得從事支付業務許可證載明范圍之外的業務,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授信活動。這意味著以信貸業務為主的小貸公司,要與非銀支付機構剝離。
最早國內上市的支付公司卡拉卡就是剝離了小貸、保理等業務之后才成功上市。直到上市后仍受到深交所問詢函,問詢拉卡拉是否與之前剝離的貸款業務還有關聯。因此,不排除上市進程中,連連支付剝離出小貸業務板塊。對此,連連支付尚未有任何回應。
讓支付歸支付,信貸歸信貸。支付機構想上市,必然要先邁過這道合規門檻。
估值要到天花板,再不上市就晚了?
然而這依舊沒有澆滅各家支付機構上市的熱情。如此多支付機構備戰上市,是否將迎來上市潮?
“嚴監管下,支付的想象空間并不大,特別是中小支付機構,我甚至覺得如果再不上市的話,估值可能將會日漸縮水。”支付產業網創始人劉剛表示。
也就是說,在全方位納入監管后,支付機構的估值天花板來了。再不上市,市值將縮水,“賣”不出好價錢了。
根據公開信息,2018年9月,連連支付母公司連連數字宣布獲逾十億元人民幣融資,估值超過百億元。2018年12月,按照彼時股權轉讓價格推算,銀聯商務的估值約為230億元。2019年1月,收錢吧獲得中金佳成、恒生電子的C輪戰略投資后,估值已達20億元。
不過,上市后,能否撐起百億估值,一要看業務盈利能力,二也要看合規情況。此前卡拉卡旗下考拉征信涉嫌非法緩存用戶信息獲利3800萬,被公安機關查獲。受該消息影響,拉卡拉股價一度跌停。
也有不少業內擔憂,雖然目前多家支付機構進入上市輔導期,《條例》未正式落地前,這些支付機構恐不能正式掛牌。劉剛則表示,條例的落地,可能會導致支付牌照估值的差異,從而影響自身的市值。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