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2月21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為幫助進一步理解文件精神,國新辦2月22日舉行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布會。會上,農業農村部介紹了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并解答了關于糧食安全、種業發展、豬肉價格等方面的問題。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個決不能,兩個開好局起好步,一個全面加強”。“兩個決不能”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決不能出問題、糧食安全決不能出問題。“兩個開好局起好步”就是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都要開好局起好步。“一個全面加強”就是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保障糧食安全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去年以來,許多國家紛紛捂緊“糧袋子”,而我國卻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據唐仁健介紹,我國糧食去年的產量達到13390億斤,創歷史新高,比上一年增加100多億斤。目前,國內糧食全社會庫存非常充裕。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今年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產量達到1.3萬億斤以上,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我國的糧食供求不寬,一直是一種緊平衡的狀態或者說格局。隨著人口還有一點增長,特別是消費升級,糧食的需求還會有剛性的增長。”唐仁健表示。
唐仁健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重點是做好“兩藏”,就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一方面,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還要確保15.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主要種植糧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確保規劃要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另一方面,增加糧食產量要向科技要單產、要效益,堅持農業科技要自立自強,下決心打好種業翻身仗,用現代的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來強化糧食安全的支撐。
打好種業翻身仗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保障14億中國人飯碗端在自己手上,就必須打好種業翻身仗。
一號文件提到,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要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
對此,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當前,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種植面積占到95%以上。畜禽、水產的核心種源自給率分別達到了75%和85%,為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的保障和支撐。但是,國內種業仍存在不適應性和短板弱項。
張桃林表示,我國大豆、玉米的單產水平還不高,只有美國的60%不到。耐儲的番茄、甜椒等少數專用品種進口比例還比較大,超過了50%。
張桃林表示,要加強種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深入實施農作物和畜禽育種聯合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遴選一批優勢企業予以重點扶持,深化種業“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
對于農業轉基因的產業化應用,張桃林表示,繼續本著尊重科學、嚴格監管、依法依規、確保安全的原則有序推進,讓轉基因等現代農業生物育種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人民。
下半年生豬產能將恢復至常年水平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豬肉價格一直是民生關注的焦點。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
唐仁健表示,截至去年底,生豬存欄已經恢復到92%以上,超過預期12個百分點。隨著新增的生豬產能陸續兌現為豬肉產量,豬肉市場供應最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后期供需關系將會越來越寬松。
“預計今年一季度,豬肉市場供應將比上年同期增長四成左右。到二季度,生豬存欄可以恢復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唐仁健指出,“下半年,生豬出欄和豬肉供應將逐步恢復到正常年景水平。”
唐仁健表示,下一步將密切監測生豬生產發展的動態,抓緊研究穩住和儲備生豬產能的具體辦法,確保生豬產業平穩發展。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