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郭冀川
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日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發展要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業界認為,這是實現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舉措。建議制定并嚴格執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路線圖和行動方案。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即凈碳排放量為零。這一承諾決定了我國未來必然要走向綠色發展道路。
“2019年我國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和2015年分別下降48.1%和18.2%,超額完成了之前設置的目標,若按GDP增長5%測算,那么每年的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年下降率同步要達到5%,才能抵消能源消費增長帶來的碳排放增量。”陳靂說。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部聯席負責人、宏觀經濟與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碳達峰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個階段的目標,它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達到峰值,不再繼續增長并逐步回落,2030年的階段目標與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時間段具有較高的重合度,在這一階段,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仍處于不斷推進的階段,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碳排放仍將處于增長趨勢,但是該階段我國已經對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等工作做了系列布局,現代化目標和經濟結構轉型不斷推進,能源結構優化,碳排放的增長趨勢將逐漸減弱,碳排放將逐漸達到峰值。碳中和則意味著我國需要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和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轉型的趨勢,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消費對經濟發展帶動作用的增強,消費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比將會增加。”黃文濤說。
他預計,中央將通過產業規劃、政策引導、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勵支持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
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考慮到我國能源結構的現狀和發展要求,估計將以逐步減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燒在目前碳排放結構中的比例為能源結構轉變重點、以切實降低發電行業尤其是火力發電碳排放總量為生產端突破口、以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車為居民住戶消費端節能減排為抓手。
他同時表示,建議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地方政府黨政領導綜合考核、對地方發展進行評估考核問責的過程中切實納入碳排放控制的目標與指標,鼓勵要素稟賦條件較好、經濟實力較強、市場成熟度較高的區域先行先試,率先提出和實現碳達峰目標,并探索促進碳減排、碳普惠的相關機制建設。
建議堅持不懈減少以煤炭燃燒為主體的化石能源消費,制定并嚴格執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路線圖和行動方案,在各地尤其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集中利用、提高效率、加快替代,進一步快速降低煤炭消費總量和占比,并同時努力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提升可再生能源生產能力和消納能力。
建議將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與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結合起來,將堅持減碳進程、加快能源結構轉型、促進能源生產變革、推動能源消費變革、維護能源安全和供給側改革、需求端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結合起來,將低碳標準制定和執行力度和低碳科技研發和推廣力度結合起來,將低碳能源、低碳產品、低碳技術、低碳供應鏈和低碳生產、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費以及高質量發展理念、綠色生活理念結合起來,在供給端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在消費端全面推進電氣化、清潔低碳、節能提效以及能源安全高效利用。
(編輯 喬川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