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隨著國內經濟延續穩步復蘇,因疫情影響“受傷”較重的服務業加快恢復,增長速度明顯提高。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包括餐飲、酒店、旅游、高鐵等在內的涉及“吃住行”的服務業上市公司正逐漸恢復“元氣”。
“服務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為配合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餐飲、酒店、景區等相繼關閉或限流,航運等大幅減少,這也導致景點、餐飲、酒店、航空等休閑服務類行業上市公司大幅虧損;隨后,國內疫情率先得到控制,服務業逐漸恢復,隨著全球疫苗接種不斷加快,疫情受控與經濟復蘇大概率是今年全球經濟運行的主要方向。從當前已披露一季報的涉及“吃住行”的服務業上市公司情況來看,除個別公司如以境外旅游為主營業務的眾信旅游一季度虧損增加外,大多公司一季度扭虧為盈或虧損幅度收窄。
服務業上市公司開局良好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截至4月29日收盤,已披露2021年一季報的上述涉及“吃住行”的服務業上市公司中,旅游業實現扭虧為盈,6家已披露一季報旅游行業上市公司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27.36億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預測,未來,隨著天氣轉暖和疫情防控常態化,餐飲業上市公司盈利加速改善的預期十分明確;國際旅行限制逐步放開,國際航班的增加會一定程度上提振航空公司業績。
事實上,亮眼的數據離不開暖心政策的支持:自去年以來,為盡快消除疫情對服務業的不利影響,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大禮包”,幫助服務業企業“活血化淤”。
國家層面,去年2月份,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對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豐富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改善入境旅游與購物環境等各方面作出詳細闡述,鼓勵市場優化供給、推進行業消費提質升級;去年5月份,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房屋租金減免和延期支付政策主要支持經營困難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優先幫扶受疫情影響嚴重、經營困難的餐飲、住宿、旅游、教育培訓、家政、影院劇場、美容美發等行業。
地方層面,去年2月份,北京市推出“1+X”商業服務業企業防疫情穩經營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商業服務業企業防疫情穩經營總體工作方案和餐飲、零售、快遞配送等11個分領域具體措施,以支持本市商業服務業平穩發展;深圳市出臺的《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到,加大力度幫扶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會展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云南省政府發布的《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2條措施的意見》提到,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食、住、行、游、購、娛”等傳統業態優化升級,打造生態游覽、休閑康養、露營自駕、文化演藝、邊境跨境游等重點產品。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的優化,得益于疫情防控有力,也受惠于政府政策給力,還來源于我國服務業自身不斷增強的實力。
董忠云認為,休閑服務行業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相比去年明顯改善,一是得益于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從去年二季度開始,酒店、餐飲陸續開業,景區最大承載量人數限制取消,社會秩序逐步恢復。
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4782萬人次,相當于2019年同期的89.4%,其中,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文旅部數據顯示,2021年清明節期間國內旅游出游1.02億人次,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4.5%,休閑服務行業運營逐步正常化、常態化。
二是休閑服務行業契合我國“需求側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換擋期,消費逐步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而隨著人均GDP的不斷攀升,國內居民旅游需求爆發,疫情期間壓抑的需求會在疫情緩解之后迎來報復性增長。
建議多方合力促恢復
董忠云認為,“服務業企業業績持續增長離不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從政府角度來看,要結合當地優勢資源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同時做好監督檢查,整治市場秩序。
董忠云進一步表示,從企業角度,要明確公司戰略,針對特定客戶群體確立特色化產品及服務的優勢,把好產品和服務質量關,構建長期競爭壁壘。確定科學營銷策略,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加大客源地市場開拓和鞏固,增強市場競爭力。
田利輝認為,政府應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放管服改革,加大助企惠企的力度,形成公平競爭的文化生態。服務業上市公司應該苦練“內功”,找準自身定位,形成比較優勢,實現特色發展,進而推動業績增長。
在陶金看來,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序推進,是未來服務業能否徹底回歸正常的最重要條件。此外,多項促消費手段有必要更加常態化,并注重在補貼發放時的公平。對于企業而言,有條件的企業可積極申請政府援助和利用好銀行信貸政策,保證現金流處于安全邊界之內。對于小微服務業企業而言,若面對嚴重的虧損情況,要發揮自身經營靈活性,積極止損,縮減成本。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