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但4月多數原材料行業并未出現明顯的擴產現象,部分品類在4月甚至出現了產量收縮的現象。
4月國民經濟穩中加固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國民經濟數據。受季節性和基數因素影響,部分指標較3月有所回落。從兩年平均增速和環比增速來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不過,當前經濟恢復仍然不均衡,出口、房地產形勢較好,但消費和制造業仍在恢復進程中。
隨著基數的抬高,4月份工業增速再度回落,并呈現出更明顯的行業分化。
國家統計局5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8%,增速較3月份回落4.3個百分點。
受訪專家認為,4月工業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有所抬高,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月采礦業不及預期,其兩年平均增速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
盡管價格大幅上漲,但原材料行業并未出現擴產現象,原煤產量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為符合環保要求,企業處于整頓和技術改造過程中,限制了產量的提高;而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企業缺少擴產意愿。多位專家表示,當前需要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過快上漲對中下游工業帶來的沖擊。
原材料未見擴產,原煤產量下降1.8%
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8%,比2019年同期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6.8%。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所工程師張亞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4月工業增速運行在合理范圍之內,4月累計增速較3月也提高了0.2個百分點,達到7.0%,兩年6.8%的平均增速在近年來也并不算低,工業表現基本符合預期。
在她看來,4月工業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復工復產加快、基數有所抬高,年內隨著基數的逐步抬升,同比增速有望進一步回落。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4月份工業9.8%的增速略低于Wind一致預期的11%,主要源于本月采礦業和電力熱力等公用事業生產不及預期,兩者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分別較上月回落1.8和0.7個百分點,背后可能受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下環保趨嚴和去年投資萎縮較多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但4月多數原材料行業并未出現明顯的擴產現象,部分品類在4月甚至出現了產量收縮的現象。
4月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只有3.2%,明顯低于制造業的10.3%,其中,原煤、焦炭分別為32222萬、3934萬、1641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1.8%、2.4%、3.4%。當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速也只有1.4%。
伍超明指出,4月份原煤產量的下降,一方面是為符合環保和碳排放要求,企業處于整頓和技術改造過程中,限制了產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漲價,企業即使產量減少,但減產后的利潤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企業生產積極性并不高。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航燕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原材料價格大漲卻不見擴產,一方面是因為經過多年去產能洗禮,原材料領域產能利用率已升至高位,產能釋放空間有限;另一方面,采礦等行業投資較大、周期很長,不會因短期的市場大幅波動而增加投資;其三,這些領域大都是去產能和環保限產的重點,在碳達峰背景下,企業缺少擴產動力,不愿增加投資。
此外,她指出,中國明確制定了年內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的“紅線”,然而,前4月粗鋼產量仍然同比增長了15.8%,這意味著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限產困境以及由此而來的價格波動。
“原材料上漲幅度如此之大,并不意味著國內需求的徹底好轉,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輸入性通脹,對工業生產而言,當前最迫切的是解決原材料過快上漲帶來的沖擊。”張航燕說。
5月12日的國常會明確指出,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
伍超明表示,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的過快上漲,在需求環境較為疲弱的買方市場中,中下游企業很難將成本轉移出去,企業利潤受到被動擠壓,不可避免會影響投資積極性甚至出現不敢接單現象,對工業生產形成負面沖擊。“國務院的表態,向市場釋放出打擊過度投機炒作大宗商品的信號,避免商品價格脫離實體經濟需求虛高不下,影響和擾亂經濟的正常復蘇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連續上漲之后,5月13日-17日,多個黑色系期貨品種連續多日大幅下挫。
在5月1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談及大宗商品漲價,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全球經濟整體復蘇,需求有所改善;二是世界上主要的原材料生產國,特別是南美的一些國家原材料產出下降,全球國際航運運力緊張,抑制了國際供給;三是主要發達國家實施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充裕,通脹預期抬高了大宗商品價格。
“短期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會對下游的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壓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原材料市場調節;下階段,我們將繼續抓住當前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促進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付凌暉說。
新能源汽車產量激增175.9%
與上游原材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裝備行業與電子信息制造業仍保持著高速增長。
4月份,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1%、12.7%;從兩年平均增速看,分別增長11.2%、11.6%,較3月份分別加快3.0、0.1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部規上工業4.4、4.8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4月份,電氣機械、金屬制品、醫藥制造、通用設備、電子、專用設備行業同比分別增長22.6%、21.0%、19.0%、14.9%、10.4%、10.2%,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汽車行業兩年平均增長6.7%,比3月份加快2.3個百分點。
分產品看,4月份,新能源汽車同比保持成倍增長,工業機器人、光伏電池分別增長43.0%、45.6%;微機、集成電路等電子產品以及光纖、光纜等電工器材產品的兩年平均增速均達到兩位數。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制造業在4月份出現了更為明顯的內部分化:一方面,傳統轎車產量為74.0萬輛,在連續多月高速增長之后首度出現3.5%的負增長,受此影響,4月汽車制造業增速回落至7.7%;另一方面,當月新能源汽車產量22.9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75.9%。
張亞麗指出,4月汽車制造業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因為汽車芯片短缺問題進一步凸顯,部分汽車廠商被迫停產,抑制了汽車產能釋放;另一方面,去年疫情發生后,因社交隔離需要,汽車需求得到充分釋放,而汽車并非消耗品,短期內需求得到滿足后,汽車產業的高速增長缺少持續性需求支撐。
“汽車行業內部的結構調整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趨勢,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此消彼長仍將持續。而且近期新能源車銷量最好的是價格更平民的國產小型車,這類產品對芯片短缺的敏感度更低,在全行業‘缺芯’背景下,這部分小型車的熱銷支撐了新能源汽車產量的持續走高。”
在張亞麗看來,芯片短缺、需求充分釋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筆記本、手機等電子產品產能的釋放。“由于芯片短缺等問題,近期不少手機、筆記本產品都出現了缺貨現象。”
數據顯示,4月集成電路產量287億塊,同比增長29.4%,當月微型計算機設備3590萬臺,同比增長13.5%;智能手機9743萬臺,同比增長11.5%,相較此前動輒翻番的同比增速,這些品類增速均出現明顯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投資仍未完全恢復。1-4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8%,兩年平均下降0.4%,制造業投資整體規模依然低于2019年水平。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促進制造業投資盡快恢復”。
伍超明認為,制造業投資乏力,一方面是因為全球疫情和海外經濟修復仍存較大不確定性,供應鏈、產業鏈受到的沖擊短期或難以完全修復,制造業企業投資擴產仍存疑慮;另一方面,年初以來國際大宗商品漲價,擠壓了中下游制造業利潤空間,加之國內消費端恢復偏慢,中下游企業難以轉嫁成本,企業投資擴產動能不強。
展望全年,伍超明認為,由于基數變化,未來數月的同比增速將出現下降,但如果剔除基數效應看兩年平均增速,預計全年工業生產增速將在高位區間波動。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