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1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進入12月,年末資金面能否平穩收官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專家預計,12月央行將延續穩健操作,對于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或繼續實施等量續作。以再貸款為主的結構性工具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工具的主角。同時,更加強調跨周期調節,保持跨年資金面平穩。
資金面整體波動較小
回顧11月資金面,專家認為,央行通過逆回購投放、MLF等方式呵護市場流動性,資金面波動較小,同時,資金利率中樞企穩。
11月24日至11月30日,央行連續在每個工作日通過7天期逆回購投放1000億元,共計投放5000億元。由于同期逆回購到期2500億元,共實現凈投放2500億元。進入第四季度,央行進行1000億元量級逆回購的次數明顯增多。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資金利率相對穩定。”中泰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周岳分析,逆回購方面,11月5日至12日以及24日至30日,央行維持每個工作日1000億元的逆回購投放;16日至23日,央行每日逆回購投放量維持在500億元。MLF方面,15日,央行實施10000億元MLF操作,為MLF連續第三個月高額等量續作,旨在維持中長期流動性適度寬松。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11月資金面整體上波動較小,表現相對平穩。從利率看,資金利率中樞企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
12月MLF或等量續作
專家認為,12月央行將延續穩健的公開市場操作,資金面有望保持平穩態勢。
周岳認為,展望12月,常規因素合計,12月銀行體系或不存在資金缺口。公開市場操作方面,12月有9500億元MLF到期,在央行積極維穩流動性的政策基調下,預計12月資金面壓力不大。
明明表示,12月政府債供給壓力仍存,且月內仍有9500億元MLF到期,但預計12月財政支出將加大力度。“經測算,排除MLF及逆回購到期因素,流動性并無缺口。”他說。
在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看來,從貨幣發行、財政存款、外匯占款和銀行繳準四方面靜態分析,在不考慮央行投放的情況下,上述四種因素預計能夠為12月銀行體系提供約4900億元增量資金,略高于去年同期。
對于下一階段的操作,周岳表示,當下,央行堅持“穩字當頭”的基調不變,更加強調貨幣政策的跨周期調節作用。據此預計,12月央行將延續此前的穩健操作,對于MLF到期或繼續實施等量續作,12月資金面整體有望繼續保持平穩態勢,超儲率或回升至1.6%,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以再貸款為主的結構性工具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主旋律,預計12月資金市場將平穩收官。”明明稱。
結構性政策操作將成亮點
從結構性貨幣政策看,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日前強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在增加流動性總量方面將發揮一定作用。
從央行近期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的情況來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多位專家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仍將是貨幣政策調控的一大看點,有助于增加流動性總量。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如何創造流動性?某銀行研究團隊日前撰文指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可能與非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或非金融市場活躍的金融機構群體鏈接。他們借助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能獲取基礎貨幣,補充自身流動性不足,緩解金融市場不平衡性、流動性結構性短缺帶來的風險溢價,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的波動幅度和頻率。
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運亮認為,結構性工具將成為人民銀行寬信用政策的主要抓手。一是大力支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體部門貸款;二是持續推行綠色貸款、推動支持工具落地見效;三是推動政府部門的寬信用,包括發力基建、刺激消費等。
臨近年末,在結構性政策操作的同時,跨周期調節的重要性也有所凸顯。央行日前強調,做好流動性跨周期調節,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操作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中樞上下波動。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