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自9月10日正式啟動至今屆滿3個月。12月9日,央行廣州分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8日24時,跨境理財通北向通凈流入13783.08萬元,已用額度13783.08萬元(0.09%),剩余額度14986216.92萬元;跨境理財通南向通凈流出8428萬元,已用額度8428萬元(0.06%),剩余額度14991572萬元。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下稱“央行廣州分行”)、深圳中支官方網站公布了完成報備的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銀行名單。10月19日開市即實現了跨境理財通首批業務落地。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同步開展,業務落地銀行覆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
自10月19日以來,央行廣州分行都會定期通報相關數據,這也讓市場能更清晰、直觀看到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具體進展情況。
從額度來看,北向通跨境資金凈流入額上限和南向通跨境資金凈流出額上限均不超過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總額度。目前,該業務試點總額度暫定為1500億元人民幣。
從具體業務數據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央行廣州分行數據梳理,截至11月26日,試點銀行累計開通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賬戶14544個,跨境劃匯金額30525.73萬元。其中,港澳地區共9798人參與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金額13166.85萬元,投資產品交易額10680.94萬元;內地共4746人參與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金額17358.6萬元,投資產品交易額6438.24萬元。
從以上數據不難發現,北向通的參與熱情似乎要高于南向通。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邱亦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金融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力在不斷增加,北向通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加,不少潛在北向投資者也表示看好內地市場;另一方面,跨境理財通業務對南北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的促進作用也在慢慢釋放,隨著境內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內地投資者的全球資產配置需求也在穩步增長,南向通的參與度也會逐步提高。
從投資產品來看,南北向投資者存在偏好差異。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據記者梳理,截至11月26日,北向通項下,港澳個人投資者購買境內投資產品10680.94萬元,包含理財產品8462.56萬元、基金產品2218.38萬元,占比分別為79.23%和20.77%;南向通項下,內地個人投資者共購買港澳投資產品6438.24萬元,包含存款5885.53萬元、投資基金552.71萬元,占比分別為91.42%和5.98%。
“一直以來,港澳投資者可選擇的人民幣固定收益類產品相對缺乏,隨著北向通業務不斷推進,預計北向投資者對人民幣類固定收益類理財需求會持續增長。南向通項下,內地個人投資者購買港澳投資產品中存款占比91%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內地個人投資者購買投資基金在投資產品中的占比逐步提升。”邱亦霖認為,隨著未來投資產品適度放開,投資產品不斷豐富,南北向投資者的需求也會出現多元化的趨勢。
央行廣州分行在11月24日公布數據時表示,下一步,將會同試點銀行加大市場調研,主動收集市場主體業務訴求,加強與港澳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解決有關堵點痛點問題,進一步提高業務辦理便利性,推動跨境理財通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跨境理財通產品主要為風險等級較低、相對簡單的產品,但隨著業務的不斷開展,投資產品不斷豐富,南北向投資者都有進一步實現多元資產配置的需求。”邱亦霖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更多元的資產配置需要金融服務機構與客戶相互配合,對金融機構以及投資者的專業基礎和學習能力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積極投入投資者教育,通過多種渠道向客戶推廣相關知識;另一方面,隨著南向通、北向通的穩步推進,金融機構應該逐步拓寬北向通及南向通的產品范圍,逐漸實現跨市場、跨幣種、跨資產類別的多元投資產品供給,進一步推動投資規模的增加。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