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就此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進行了評讀。他指出,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
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盛來運表示,面對復雜國際環境、疫情和極端天氣等多重挑戰,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
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實現新突破。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規模突破110萬億元,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突破8萬元。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同時,產業發展韌性彰顯。一是,農業生產穩中有進。2021年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保持較快增長。二是,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2021年豬牛羊禽肉產量比上年增長16.3%。三是,制造業發展向好。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3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8%,占GDP的比重為27.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居世界首位。2021年我國微型計算機、手機、汽車、鋼材產量分別達4.7億臺、16.6億臺、2653萬輛、13.4億噸,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四是,服務業逐步恢復。202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2%。
“國際影響力繼續擴大。2021年,按年平均匯率折算,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7.7萬億美元,預計占世界經濟的比重超過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左右。”盛來運表示,我國貨物貿易額、外匯儲備均居世界首位,服務貿易、對外投資、消費市場規模穩居世界前列,為推動世界經貿復蘇、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發展協調性穩步提升
“疫情沖擊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凸顯,我國積極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我國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盛來運表示,產業升級蹄疾步穩。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2021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快于規模以上工業3.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2.4%。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2021年服務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4.9%,高于第二產業16.5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2%,明顯快于全部服務業。
同時,還可以看到,我國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占主導。2021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9.1%,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65.4%,比資本形成總額高51.7個百分點。消費結構持續升級。2021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8%,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7.8%,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4.2%,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短板弱項領域投資得到加強。2021年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7.1%、10.7%。
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貌。統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扎實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我國區域發展協調性穩步提升。2021年,西部、中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上年名義增長9.4%、9.2%,分別比東部地區快0.3、0.1個百分點。
高水平開放縱深推進
對外經貿合作加強
盛來運表示,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沖擊下全球經貿合作遭遇逆流,我國頂住壓力,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持續拓展對外開放范圍、領域和層次,致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合作發展注入新動力。
對外貿易量增質升。貨物貿易規模再上新臺階。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4%,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已超過6萬億美元,連續5年蟬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位。貿易結構不斷改善。2021年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為61.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額比上年增長20.4%。服務貿易增長較快。2021年服務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6.1%,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額增長18.0%。貿易新業態蓬勃發展。2021年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4.5%、32.1%。
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投資便利化水平提升,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廣闊的市場機遇、優化的營商環境使中國繼續成為引進外資的熱土。2021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9%,首次突破1萬億元;其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6.7%、17.1%,利用外資結構不斷改善。
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2021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1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203億美元,增長14.1%;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1.5萬列,增長22.0%。截至2022年1月,我國累計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自貿區建設擴圍提效。制度型開放高地建設成效顯現。2021年,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4.3%、26.4%、57.7%。我國與協定已生效的自貿伙伴進出口額增長23.6%,高于外貿總體增速2.2個百分點。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為高水平開放發展帶來新機遇。
(編輯 張明富)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