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
我國數字經濟正進入加速發展期。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亦有表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宏皓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政府工作報告不僅關注數字經濟在推動社會領域的作用,更關注數字經濟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政策將積極夯實數字經濟的底層環境,這有利于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也有利于傳統企業借助數字化實現轉型升級,使數字經濟能夠更快地融入各行各業。
數字經濟是今年全國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建議,針對數據確權的基礎性問題做出立法解釋,盡快制定關于數據確權的行政法規和配套政策。在數字經濟的具體應用方面,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建議,建立統一的法律服務區塊鏈平臺,統一監管標準,實現服務流程標準化、信用公開化、費用市場化的新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數字經濟正迎來“生態級”發展機會,利用計算機視覺、數據科學、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虛實融合、沉浸交互、擁有完備規范體系的新型社會關系平臺意義重大。
劉偉說:“數字經濟將為城市規劃設計、城市治安防控、城市建設施工、交通擁堵治理、環保降碳治理提供底層數據和算法模型,促進人居生活環境與新興技術深度融合,還能在此基礎上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等新技術的規范應用。”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經濟圈正在數字新基建的支撐下,以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優勢帶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區域間的分工合作、協同發展,以此作為破解我國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手段。
如在制造業領域,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平臺正進一步推動上下游企業全渠道、全鏈路供需調配和精準對接,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中小企業上平臺、用數據、變模式、轉業務為抓手,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鏈高效協同、供應鏈柔性配置、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逐步展現出來。
陳端說:“以數字經濟為引擎帶動數字治理、數字社會、數字城市的全面發展,國家和城市作為社會資源調配的重要主體單元,深度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引導和支持力度加大,從技術集成創新到場景融合創新,平臺經濟范式持續向經濟社會縱深滲透,無論國家或城市都可以視為具備生態化演進能力的超級流量平臺,這必將對未來數字經濟發展動力、機制和路徑產生深遠影響。”
(編輯 張偉 孫倩)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