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正式啟動。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線上方式舉辦開通儀式。
根據滬深港交易所公告,首批納入ETF互聯互通的符合資格標的共87只,其中包括53只滬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作為兩地互聯互通升級的又一標志性成果,此舉掀開了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同頻共振、同向聚力的新篇章,在服務資本市場制度型雙向開放上邁出了新步伐。
兩地多方合力促“通”
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既是各方通力合作的成果,也是兩地攜手發展的創新之路。
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在開通儀式上表示,此次ETF的順利納入,是深化互聯互通機制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將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互聯互通機制作用,便利境內外投資者投資對方市場;有利于提升上交所的國際化水平,為上交所ETF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契機;也將有利于兩地的資產管理人、券商進一步提高管理及服務水平,鞏固和提升上海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深交所總經理沙雁表示,將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有利于豐富跨境投資品種,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便利和機會,促進兩地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是落實國家對外開放戰略部署,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互聯互通機制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對于香港交易所而言,這一天對我們而言格外振奮,因為今天標志著我們在致力提升市場活力、多樣性和吸引力的征程上再進一步。”基于中國正處在“金融大發展”中心位置的判斷,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信心十足地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內地家庭將更多財富重新配置到資本市場,重塑未來數年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在其看來,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的創新機制,是促進雙向資本流動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助于提升ETF市場的活力、多樣性和流動性,并鞏固香港作為亞洲ETF樞紐的地位。
站在新的起點上,各方亦對進一步推動互聯互通的發展方向描畫“路線圖”。蔡建春提出,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上交所將進一步加強與深港交易所、兩地結算公司及市場參與者的交流協作,持續優化互聯互通等機制安排,積極營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市場環境,推動與香港市場的深度合作和協同發展。
“深交所將與各方一道,堅定不移推進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全力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沙雁表示。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孔慶文亦表示,下一步,中國結算將在兩地證監會的統籌指導下,繼續與滬深港交易所以及香港結算密切合作,與市場各方共同努力,不斷地優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為兩地投資者提供更為安全、高效、便捷的市場服務。
擴容引流穩步發展
2004年,中國第一只ETF在上交所誕生。經過17年的耕耘發展,ETF產品數量逐年增長,市場規模穩步上升,已經成為許多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優選工具。而自2014年滬港通、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滬深港通機制的持續優化,也成為境內外投資者跨市場投資的重要渠道。
數據顯示,近年來,滬港通成交額逐漸增長,累計成交額高達52萬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上交所ETF市場發展成果也頗豐,目前共有437只ETF掛牌交易,市值規模達1.2萬億元,成交額6.6萬億元,成交規模穩居亞洲第一。
截至6月底,深市65家基金管理人掛牌564只基金,資產規模3470億元。其中ETF255只,資產規模2852億元,LOF303只,資產規模445億元,封閉式基金1只,資產規模17億元,基礎設施REITs5只,資產規模155億元。
據統計,目前,滬深股通已為內地股市帶來逾1.6萬億元人民幣的凈流入,港股通則為港股帶來超過2.3萬億港元資金。ETF作為港股市場發展最快的產品之一,已上市的ETF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300億港元,日均成交金額超過110億港元,占港股現貨市場成交額比重由2018年的4%倍增至8%。去年共有33只新ETF產品上市,為港股市場帶來800億港元的增量資金。
對此,有券商研究觀點認為,此次北向“ETF通”涵蓋產品較多,覆蓋創業板ETF、滬深300ETF等核心寬基產品,以及生物科技ETF、芯片ETF、碳中和ETF等代表性行業主題產品,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數字經濟和綠色低碳等領域。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