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萬晨曦
8月3日,武漢市政府發布了《武漢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武漢市近三年企業上市工作目標,力爭每年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15家以上,到2024年,全市上市企業達到143家。
積極創業創新
7月19日,中信科移動在科創板上市的注冊申請獲得證監會的批復同意,目前正在準備首發過程中,中信科移動成為今年武漢市第4家在A股獲批上市的企業(其中1家過會申請注冊中),截至目前,武漢市境內外上市企業已接近100家。
中信科移動是從事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制定、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企業。在5G應用方面,公司面向5G新生態,面向數字化轉型,推出了共平臺、綠色極簡的垂直行業應用方案,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對于5G網絡的需求。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資本市場實行注冊制,IPO的大門打開,逐漸常態化,這為武漢企業上市創造了良好機遇。而在如何推進企業上市方面,武漢未來可在以下幾個層面發力:
一要做大企業基數。要保持上市公司數量,首先需要有一定的企業基數。所以武漢要從整體出發,要保住市場主體數量,同時要適時通過各類政策激發創業熱情,一手引入外資,一手鼓勵本地年輕人積極創業創新,做大企業基數;二要對產業進行引導。武漢要從本地產業鏈供應鏈出發,提出“965”產業集群的做法,是明確了武漢未來締造上市企業的總體目標,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通過發揮本地產業特色優勢的方式來提升武漢上市公司數量。最后核心依然是創新。推動上市公司數量的工作也不能畫地為牢,要積極開拓創新,去新經濟上謀求發展,背靠武漢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校,以科技研發創新來帶動新經濟發展,利用好本地學術人才,構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推動創新企業的產生,著眼于長期,締造更多上市公司,也締造更多偉大的科技公司。
據悉,武漢市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寫進了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打造“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和服務、大健康和生物技術等9大支柱產業,網絡安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電磁能、量子科技等5大未來產業的“965”產業集群發展思路。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中心研究員王鵬表示,今年湖北省、武漢市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快,信息技術、高新技術產業是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包括信息化基礎設施。同時,武漢市在這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上下游產業鏈,能夠形成聯動優勢。
遴選“金種子”“銀種子”企業
和2018年武漢市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實施意見”相比,此次《實施方案》更為具體,從工作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3個部分,具體提出了15項主要任務及4項保障措施。
武漢市地方金融局相關人士表示,在起草《實施方案》過程中,市地方金融局深入上市后備企業進行調研,圍繞企業反映的上市工作痛點、難點、堵點,借鑒外地經驗做法,結合工作實際,多次征求相關市直部門意見建議,最終形成了《實施方案》送審稿,經市政府研究同意,正式發布了該《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具體提出了每年工作目標,力爭每年武漢市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15家以上,到2024年,武漢市上市企業達到143家。
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包括,要求各區人民政府要積極培育上市掛牌市場主體,建立分區域的上市后備企業庫。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利用鏈長制賦能“965”產業發展,培育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分行業的上市后備企業庫,每年動態調整發布上市后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名單,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全市每年遴選上市后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350家以上。
同時,開辟解決企業上市問題“綠色通道”,企業向市、區上市辦提出申請,由市、區上市辦一鍵轉辦、統一督辦,各相關職能部門限期答復、快速辦理,原則上不超過5個工作日向同級上市辦反饋辦理結果。
在強化企業上市政策扶持方面,上市后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取得股份公司營業執照的,給予企業20萬元獎勵;與證券公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并“報輔”的,再給予企業80萬元獎勵。對符合條件的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優先納入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并積極推薦為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實施方案》特別提出打造全市“965”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促進以上市公司為主導的產業鏈集群發展。
目前,武漢正在排隊企業7家,正在接受輔導企業有32家。
(編輯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