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間,上海全市生產總值從2.13萬億元增長到4.32萬億元,位列全球城市第四位;人均GDP從1.42萬美元增加到2.69萬美元,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從528萬億元增長到2511萬億元;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2年世界第一;10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3000億美元……
8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舉行“中國這十年”主題新聞發布會,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有關情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市委新聞發言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上海將著重在四個方面實現更大作為
上海要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世界影響力”的能級顯著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征充分彰顯,“國際大都市”的風范更具魅力。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接下來,上海將著重在四個方面實現更大作為:
一是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實現更大作為。發揮國家戰略承載地試驗田作用,加強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的制度供給,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世界級戰略性平臺高效聚合要素資源,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和活力。
二是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更大作為。把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不斷放大“五型經濟”優勢,持續打響“四大品牌”,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格局,加快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更好地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
三是在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上實現更大作為。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積極回應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促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迭代升級,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著力創造更美好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
四是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上實現更大作為。持續夯實“思想鑄魂”和“理論奠基”基礎工程,著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強化黨的基層組織政治功能,深化正風肅紀反腐,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的誕生地的黨建成果。
上海正在爭取國家層面出臺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2.0版
過去10年,上海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概括起來就是“1+3+3+3+3”。
其中,“1”就是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第一個“3”是三項新的重大戰略任務。一是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78項制度創新任務基本完成,正在爭取國家層面出臺總體方案2.0版。二是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上海企業首發融資額達到1684億元、總市值1.2萬億元,均保持全國第一。三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與蘇浙皖三省相互賦能,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合作,已取得重大成果。
第二個“3”,就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三大“上海方案”。目前,102項任務已經全部落地,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正在加快打造。
第三個“3”,就是三大國家實驗室。這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都已掛牌,要發揮骨干引領作用,集聚更多頂尖科研機構,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
第四個“3”,就是擴大開放的三大平臺。一是進口博覽會,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二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累計形成88項制度創新成果。三是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總體方案29項政策措施基本落地,要把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這個“動力核”做得更強勁。
浦東深入推進“兩特四區一中心一樣板一保障”
浦東開發開放一直以來是一項重大國家戰略。面對百年變局,浦東是上海搶抓戰略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的一張“王牌”。據介紹,上海要堅定地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努力把這張王牌打得更加有力、更加出彩。重點是深入推進“兩特四區一中心一樣板一保障”。
“兩特”,就是在浦東全域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建設高質量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關鍵是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的作用,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在投資、貿易、金融等領域率先形成成熟、定型、有效的制度標準。
“四區”,就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的核心區。浦東已經在張江科學城建設上取得明顯進展,在保稅研發、離岸金融、離岸貿易、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等重點領域也率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增強資源配置能力,不斷提高對資金、信息、技術、人才、貨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響力。
“一中心”,就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浦東要著力提升陸家嘴等世界級商街商圈功能,持續增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加快打造全球高端品牌集聚地、本土制造品牌創新地、國潮消費品牌策源地。
“一樣板”,就是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治理樣板。浦東要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持續創新,全面提升城市數字化治理水平,在探索超大城市社會治理新路子上走在前面。
“一保障”,就是建立完善與支持浦東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上海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金融等領域,已經出臺了10部浦東新區法規或浦東專章。下一步,要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文物藝術品、新型研發機構等重點領域,推動出臺更多浦東新區法規和管理措施,更好發揮法治的規范、引領和保障作用。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