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9月1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用水權市場化交易等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水利投融資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來銀行貸款、社會資本投入水利金額達到2388億元,創歷史紀錄。他透露,下一步將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以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為重點,科學推進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的規劃建設。
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約節約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確立國家“江河戰略”,擘畫國家水網等重大水利工程,為新時代水利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水利部數據顯示,十年來,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我國洪澇災害年均損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7%降至0.31%。
水資源利用方式也實現深層次變革,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約節約轉變。2021年我國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2年分別下降45%和5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近十年我國用水總量基本保持平穩,以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世界18%以上的經濟總量。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是優化我國水資源戰略格局的迫切需要,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水利部通過強化水利體制機制法治管理,深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長江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頒布實施,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等機制不斷健全。
李國英表示,我國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加快建設,水利科技“領跑”領域不斷擴大。
李國英介紹,下一步將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以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為重點,科學推進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的規劃建設;完善區域水資源配置體系,結合國家、區域和各省份水安全保障需求,加強國家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和區域的重要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互聯互通;推進水源調蓄工程建設,充分挖掘現有的水源工程調蓄潛力,加快推進規劃內的重點水源建設;建設數字孿生水網,以數字化場景、智能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大力推進水網數字化、調度智能化、監測預警自動化。
十年來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達6.66萬億元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事關戰略全局與人民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部署推進了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150項重大水利工程。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十年來,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達到6.66萬億元,是之前十年的五倍。
這期間實施了長江流域重要蓄滯洪區建設、黃河下游防洪治理、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等一批流域防洪骨干工程,還開展了大規模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新增庫容1051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5.65萬公里,大江大河基本形成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祥偉說:“這十年來,建設了南水北調中東線一期工程、引江濟淮、引漢濟渭、珠三角水資源配置等跨流域、跨區域引調水工程54處,設計年調水量647.9億立方米,我國的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顯著提升。今年以來,水利部全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在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吸納就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開工項目為歷史同期最多。今年以來,全國水利項目新開工1.9萬個,創歷史紀錄。特別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等一批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二是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在加大政府投資的同時,地方政府專項債、金融支持、社會資本多向發力,多渠道籌集水利建設資金。1月-8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9776億元,同比增長50.9%。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突破了7000億,達到7036億元,同比增長63.9%。
三是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建設點多面廣、產業鏈長、吸納就業多的優勢,積極創造就業崗位,特別是盡可能多地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1月-8月,水利項目施工累計吸納勞動力19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53萬人。
張祥偉表示,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穩增長穩就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輯 喬川川)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