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132.34億平方米,是上一個十年的2.2倍
本報記者 杜雨萌
9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有關情況。
據住建部副部長姜萬榮介紹,十年來,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我國住房供應規模持續增加,這十年,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132.34億平方米,是上一個十年的2.2倍。下一步,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扎實做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項工作、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住建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在會上表示,十年來,住建部與各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堅持把房地產發展的落腳點放在民生上,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政策協同機制。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協調性精準性,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遏制投機炒房。
二是建立部省市聯動機制。適應房地產市場運行規律,部省市聯動管控,夯實城市主體責任,強化省級政府監督指導責任,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的指導監督。
三是健全監測預警和評價考核機制。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和監測體系,常態化開展月度監測、季度評價、年度考核。對超出調控目標的城市,通過發函預警、會商約談、調研督導等方式,督促城市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穩定市場。
四是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監管。住建部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三年行動,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等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按照“管住不管死”的原則,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
關于保交樓情況,王勝軍稱,今年8月份,住建部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當中。
王勝軍表示,房地產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扎實做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項工作。一是堅持一個定位,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二是健全“兩個體系”,即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這兩者缺一不可。三是努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四是完善人房地錢四個要素聯動機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
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政府必須“補好位”。其中,在健全“兩個體系”方面,住房保障體系更多的是政府發揮補位作用。
去年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第一次明確了國家層面住房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據姜萬榮介紹,在規范發展公共租賃住房方面,到2021年底,3800多萬困難群眾住進了公租房。通過公租房實物保障和租賃補貼,解決了大量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
在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面,2021年、2022年,全國建設籌集33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大約可解決近10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十四五”期間,40個重點城市將建設籌集65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可解決近20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在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方面,到2021年底,北京市已累計籌集共有產權住房約8.3萬套,上海市已經簽約13.6萬戶。
在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方面,這十年來,全國棚戶區改造累計開工4300多萬套,幫助了上億棚戶區居民改善了居住條件,實現了安居樂居。
姜萬榮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將以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規范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著力增強保障性住房供應。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