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統計局分別發布今年前8個月全社會用電量數據和國民經濟主要統計指標。筆者認為,電力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而用電量作為先行指標,是觀察經濟運行冷暖和研判社會發展活力的重要“風向標”、“溫度計”和“擬合器”。
用電增速超預期反映經濟企穩回升勢頭強勁
今年前8個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578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其中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85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可以說,8月用電增速超預期表現,反映出工業產出提振、消費企穩、投資發力和外貿拉動等諸多積極因素的正向疊加影響,體現了經濟企穩回升的強勁勢頭。
8月以來,在極端高溫天氣、區域性有序用電、疫情散發等多種超預期、偶然性、外部性因素的擾動下,經濟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擾動。但由于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實生效、接續政策措施加力釋放效能、市場主體內生增長動力加強,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總體來說依然保持改善勢頭,說明國民經濟復蘇發展態勢延續、景氣度保持較高水平。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依然保持較高景氣度,出口在撇除基數效應后也依然對經濟增長保持了正向貢獻。
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67106億元,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8月份環比增長0.3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與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8.3%和10.0%,分別比1-7月份加快0.9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從總量上和結構上看,8月宏觀數據與信貸數據相互印證反映了專項債前置發行、政策性銀行工具集中投放、開發項目投融資加大力度、基建項目加速開工落地的積極作用與正面影響。未來整體投資和基建投資預計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速。
用電結構和經濟增長動力繼續出現積極變化
8月份全國制造業用電量370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但是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6%,增速比7月提升3.7個百分點,實現由負轉正。在筆者看來,這背后有若干因素影響:
第一,8月工業用電給第二產業帶來的沖擊階段性擾動總體影響可控,工業生產依然保持恢復勢頭。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7月加快0.4個百分點,環比也有增長0.32%。
第二,在第二產業三大門類中,8月份制造業規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長3.1%,但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強勁增長拉動的相關需求,使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3.6%,有效接力支撐了工業生產增長和用電需求,也說明極端天氣和有序用電導致上下游生產明顯分化,上游行業生產相對強勁。
第三,制造業中部分行業景氣度持續復蘇,例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長9.5%,比7月加快1.1個百分點;8月制造業PMI回升至49.4%,比7月提升0.4個百分點,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2個行業PMI較7月有所改善。
8月份第三產業用電量為16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0%,遠高于全社會用電量10.7%的同比增速。第三產業數據用電增速持續走高并超過全社會平均用電增速,與8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服務業活動指數反彈有緊密關系。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58億元,雖然環比微降0.05%,但同比增長5.4%,分別高于預期和7月同比增速1個和2.7個百分點,表明消費環比動能較弱,同比上行主要受益于低基數效應。市場銷售恢復加快,使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同比增長0.5%,相比7月份的下降0.2%已經由負轉正。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加快,主要受益于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恢復,減稅政策刺激汽車消費回升,且居民出行邊際好轉,使商品零售同比增長5.1%,餐飲收入同比增長8.4%,相比7月同比增速分別提高1.9個和9.9個百分點,說明市場銷售恢復加快,餐飲消費在低基數效應下大幅轉正,引導第三產業用電增速繼續走高。事實上,第三產業用電量連續三個月保持加速增長,與非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保持恢復性擴張的數據表現也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相比之下,服務消費受疫情沖擊更大,8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較7月加快1.2個百分點至1.8%,但增長表現仍明顯弱于主要代表商品消費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5.4%。
值得注意的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四大高載能行業8月份用電量合計193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7%,已連續三月下降,且降幅呈擴大趨勢,直接使今年前8個月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同比下降0.5%。這說明我國經濟運行在延續平穩態勢、持續增強發展活力之余,持續優化升級,用電結構和增長動力繼續出現積極變化,且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為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充分發揮消費對穩增長、助復蘇的拉動作用
進入9月份,隨著各種超預期、外部性因素對經濟的沖擊和擾動有所減弱,高頻數據顯示建筑業、制造業等需求持續恢復,多數行業開工率上行,工業、投資等數據有望繼續超出市場預期。隨著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得到有力鞏固,各地區、各部門促消費政策頻出,乘用車銷量和電影票房等高頻數據顯示,商品消費大概率將持續提速,服務消費未來的改善空間也更具想像力。可以說,國民經濟總體上將繼續保持復蘇改善的積極勢頭。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形勢、電能替代因素、上年基數等各方面的情況,預計電力消費仍將延續平穩增長態勢,未來用電量需求仍有提升空間。
未來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將成為今年我國穩預期、穩增長最重要、最可控的抓手,通過加力基建投資來穩主體、穩預期、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促需求、挖潛力的政策導向將繼續存在。不過,未來的基建投資空間有可能受到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寬松度、地方財政收入水平和支出能力等諸多因素以及財政支出可能更多地向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等領域傾斜等結構性變化的影響和制約。另一方面,基建投資走強后對居民端就業、收入等拉動作用存在一定時滯,在政策效應的承接上應當引起注意。
總的來說,市場主體內生地擴張的意愿和能力仍待加強。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專題會議也強調,“穩經濟要靠市場主體”,要在紓困保市場主體的同時,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促進消費恢復成為主拉動力,更大力度擴有效投資,為市場主體創造需求、提振信心,要繼續出臺增消費擴投資等階段性政策舉措,能用盡用、快出快落地。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通過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在“穩”“保”“新”上下功夫,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宏觀政策需要重點考慮、支持和解決促進消費修復的問題,從出臺落地促進重點領域消費政策、促進和拉動大宗商品消費、刺激和鼓勵服務消費、向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等方面入手,找準政策發力點。
在“拉動內需”的政策引導下,消費不但在穩增長、助復蘇等方面挑起重擔,同時在調結構、促需求、擴就業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在逐步釋放、加快恢復。但是,也必須充分重視支持、促進和刺激汽車、家電等方面消費政策有可能存在的政策邊際效應減弱問題以及相關政策對整體消費改善拉動作用的逐步減弱問題,后續消費回升還需要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大精準扶持力度,并注意通過穩定房地產市場、維護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來修復地產鏈條的消費需求。
其他宏觀數據表明,居民消費價格基本平穩、仍屬溫和可控,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繼續回落,對貨幣政策工具箱的相機抉擇空間以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配合空間來說是好消息。但是,考慮到在目前經濟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需求疲軟問題最為突出,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未來政策端應重視擴大和支持社會有效需求,著眼于更大力度地擴大國內需求,更有效地增強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重點不在于加碼短期政策,而在于優先保證存量政策靠前布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貨幣政策更多地要配合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政策工具要接續發力、放大效用,著力以消費和投資拉動需求,有效彌補需求不足問題。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