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國債發行規模同比增長37%以上,放量勢頭十分明顯。其中,貼現國債發行只數與規模占比呈現雙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國債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與金融市場運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積極財政政策成為穩增長重要抓手的形勢下,國債有序加大供給將有力保障政府財力、促進政策實施,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貼現國債發行規模提升
今年以來,國債供給有序增量。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已發行各類國債131只,發行規模合計達6.47萬億元,同比增長37.40%。其中,7月、8月國債發行規模均超過1萬億元,分別達10535.80億元、10381.00億元,同比增長66.37%、56.20%。
從發行利率上看,今年以來國債發行成本有所下降。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不含貼現國債,各期限國債發行票面利率均值為2.68%,低于去年同期的3.12%。
從發行期限上看,貼現國債發行只數、規模占比有所提升。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期限在1年以下的貼現國債共發行54只,數量占比41.22%,發行規模合計2.04萬億元,規模占比31.55%。去年同期共發行48只,數量占比38.10%,發行規模合計1.07萬億元,規模占比22.82%。
相應的,關鍵期限和超長期限國債發行規模占比均有所下降。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1年、3年、5年、7年、10年5個關鍵期限國債發行規模合計3.51萬億元,占全部國債發行規模的比例為54.23%。去年同期這幾個關鍵期限國債發行規模合計2.80萬億元,占比59.40%。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30年、50年超長期限國債發行規模合計2700億元,占比4.18%。去年同期,上述超長期限國債發行規模合計3230億元,占比6.86%。
強化財政資金保障
國債發行規模為何大增?業內人士指出,國債年度發行規模主要取決于當年國債的到期規模和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從到期規??矗衲陣鴤狡趦斶€量高于去年。數據顯示,今年國債到期量達7.09萬億元,較去年增加58.60%。其中,前9個月到期量為4.75萬億元,同比增長40.39%。
從凈融資角度看,國債最基本的功能是彌補中央財政赤字。專家表示,一般而言,國債凈融資額與中央財政預算赤字規模相當。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國債凈融資額為1.15萬億元,同比增長35.33%。此外,今年以來,財政支出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累計支出12.89萬億元,同比增長5.9%,高于財政收入增幅,通過國債籌資強化財政資金保障的需求上升。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今年以來政府投資力度加大,重點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擴大國債供應成為保障政府財力、支持財政政策加力的重要手段。”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
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李思琪指出,作為我國金融市場定價基準的重要來源、資源配置的核心樞紐、宏觀政策的調控著力點及海內外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場所,國債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與金融市場運行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對于貼現國債發行占比上升的現象,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于麗峰分析,今年經濟穩增長需更好發揮國債應急籌資的功能;此外,相較中長期限國債,貼現國債利率較低,利于降低付息成本。
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統籌把握國債、地方債發行,保持合理國庫資金規模,保障基層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和惠民生所需財力,防范債務風險。財政部國庫司司長王小龍也曾表示,必要時將靈活運用短期國債工具進行籌資,全力為落實退稅減稅政策、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發揮好資金保障作用。
11:57 | “軍工”行情點燃!302132,成交額... |
11:53 | 甘肅證監局扎實推進常態化走訪 助... |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