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于10月15日在線上開幕。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我國外貿的“風向標”“晴雨表”,在政策支持加碼下,廣交會的長期效應將持續釋放,外貿韌性將進一步增強。此外,進博會等對外開放平臺作用有望進一步發揮,為穩外貿增強動力和底氣。
老展會釋放新活力
經過多年發展,廣交會已由中國產品走出去的窗口,成為進出口商品交易雙向促進的平臺。
“本屆廣交會平臺功能進一步優化升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第132屆廣交會以“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圍繞提升對接成效和用戶體驗,進一步優化線上平臺功能。同時,發揮線上優勢,突破展期限制,從第132屆起,每屆廣交會線上平臺服務時長從10天延長至5個月,除展商連線、預約洽談功能使用時間為10天外,其他功能均持續開放。
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上眾多實力與特色兼具的優質企業將集中亮相,其中品牌企業2094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華老字號、中國海關AEO高級認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稱號的企業超過3700家。
借助廣交會平臺,福建晉江嘉年華嬰兒用品有限公司正積極推動產品創新。該公司是廣交會多年的老朋友,一直致力于嬰兒用品研發。“這兩年廣交會轉到線上,我們就在線上尋找新客戶,產品開發緊跟全球潮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顏呈曉說。
除借助廣交會推動產品創新外,不少企業與廣交會共成長、同創新,在線上設立虛擬展廳,展示形式從貨架式陳設到豐富場景體驗,通過直播、3D等形式,讓采購商身臨其境。
政策支持持續加碼
為進一步發揮廣交會平臺作用,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支持外貿穩定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辦好第132屆廣交會線上展。擴大參展企業范圍,除實體展的2.5萬家參展企業外,支持所有符合參展資格標準的企業自愿申請參展。加強招商引流,綜合運用多種渠道宣傳推薦,進一步提高采購商注冊觀展數量。優化平臺功能,便利供采對接,提高成交實效。
“廣交會是中國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是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渠道。”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日前表示,除廣交會外,商務部還會同各個地方發展線上展會,鼓勵貿促機構和會展企業舉辦境內線上對口洽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的自辦展,助力企業抓訂單、拓市場。
從廣交會到進博會,政策支持均在加碼。為發揮進博會平臺功能,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日前透露,商務部正與相關部門一起,持續推動擴大全球優質產品的進口,將重點做好擴大市場開放、創新進口促進平臺、發揮展會的進口功能三項工作。
“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我國通過開放促進自身加快制度建設、法規建設,不少支持進博會的創新政策紛紛落地并固化成為制度性的創新,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說。
增強外貿增長動力
業內人士預期,在政策支持下,廣交會、進博會等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廣交會的長期效應和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有望持續釋放。
“廣交會是我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隨著政策支持加碼,廣交會的貿易對接效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新市場新渠道將得到拓展。”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未來我國外貿韌性將進一步增強,新動能將更加充沛,為外貿增長增加動力和底氣。
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將持續擴大。商務部數據顯示,前四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達2700多億美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洪俊杰表示,進博會不僅在引資方面作用顯著,也為國內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搭建了平臺。不少企業在進博會上結識了海外有投資前景的合作伙伴,通過海外建廠,提升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實現在全球價值鏈上位置的提升。
政策護航疊加多重效應釋放,四季度外貿保持增長可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四季度我國出口將保持正增長。進口方面,在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的推動下,我國大宗商品等進口需求會有所增加。綜合出口和進口數據,四季度我國貿易順差將保持較高水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預計,四季度我國進出口數據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