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一年一度的春運已經拉開序幕,根據交通運輸部連續兩日公布春運發送旅客情況,1月7日(春運第1天),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3473.6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8.6%,比2022年同期增長38.9%。1月8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3536.7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9%,比2022年同期增長40.2%。春運前兩日共發送旅客7010.3萬人次。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中心主任劉大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公眾出行政策優化,居民交通出行意愿逐漸升溫,疊加春運,出行需求會進一步增長。交通運輸業的快速恢復,也為旅游、餐飲等行業的復蘇提供了保障。
春運客流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
隨著2023年春運啟動,如何保障春運有序出行備受關注,1月6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表示,預計今年春運客流會大幅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左右。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萬向東介紹,截至1月5日,在國內定期客運航班計劃的基礎上,又批復春運期間國內航線加班10313班,其中涉及北上廣的航線加班3459班,占國內航線加班總量的33.5%。國鐵集團客運部主任黃欣介紹,春運節前,全國鐵路高峰日最高可開行旅客列車6077對,客座定員可達904萬人;春運節后,高峰日最高可安排開行旅客列車6107對,客座定員可以達到914萬人;最大客座能力比2019年春運增長11%,能夠較好地滿足春運期間旅客出行需求。
劉大成表示,近期除了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釋放,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節日生活物資運輸需求也會有較大增長,使交通運輸從長期低位運行到快速恢復攀升。從目前數據來看,今年春運的客貨流量將帶來更大的運力需求。
劉大成說:“國內交通運輸業連續多年受疫情影響,行業內企業普遍存在運能閑置情況,部分企業經營受到影響,尤其是公路交通運輸企業,需要有良好的現金流周轉,雖然政策提供了一定支持,但企業不論是銀行貸款還是資本市場融資都會受到限制。隨著政策調整和春運啟動,運能得到了快速恢復,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也有利于企業的投融資運作。”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補充道,化解運能長期閑置所造成的虧損對于交通運輸企業來說尤為重要,隨著國內交通運輸的復蘇和國際道路客運有序恢復,會帶來旅游消費和跨境旅游等消費需求和服務的產生,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與交流。
熱門景點和旅游線路“一票難求”
根據交通運輸部預計,2023年春運期間,預計探親流約占春運客流的55%,務工流約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別約占10%。
1月8日,根據“乙類乙管”最新政策,入境旅客不用再進行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同程旅行數據顯示,1月8日出行的出入境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628%,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峰值。
北京華豐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理李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2年12月份疫情防控“新十條”措施發布后,相關旅游消費需求就開始逐步回暖,進入2023年,跨境游需求開始快速攀升,探親訪友、旅游觀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釋放,目前一些熱門景點和旅游線路已經呈現“一票難求”現象。
李鑫說:“從目前旅游目的地服務能力來看,接待能力還是足夠的,客流也沒有出現過度爆滿情況,主要是運能還處于恢復狀態,一些地區的直飛航班還不足,機票很快就售罄了。出入境政策逐步放開后,國際航班等各類旅游產品的持續恢復,游客的出境游熱情大增。”
中泰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先行和基礎產業,交通運輸有效恢復對貿易、物流、旅游等行業影響最大,帶動餐飲、酒店等細分行業,一個暢通高效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對提升經濟的運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編輯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