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2023年1月份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各方較為關注的2023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如何在擴內需上發力行動?后續在投資方面還有哪些深層次考慮等問題,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一一作出回應。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回首2022年,四個季度經濟增速雖有波動,但總體走勢回穩向好。展望今年,隨著各地疫情高峰過去,生活中的“煙火氣”正在迅速回歸,生產秩序正在逐步恢復,近期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餐飲住宿等領域快速回暖,國內外各方面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明顯增強。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剛剛過去的2022年,雖然多重超預期因素疊加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程度影響,但中國經濟仍頂住壓力持續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邁上120萬億元新臺階,達12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6.1萬億元,同比增長3.0%。
回顧過去三年,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2.2%,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增長8.4%,占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8.6%;2020年至2022年三年年均增長4.5%,明顯高于世界2%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中國經濟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影響加深,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袁達指出,更要看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即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市場潛力加快釋放,發展動力不斷增強,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總的來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今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擴內需將從五方面發力
“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必須在擴內需上下更大力氣。”袁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細化實化各項擴內需政策,暢通經濟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點做好以下5個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扎實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有序恢復。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服務等消費,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等新型消費。
二是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繼續用足用好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的經驗做法,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資金,強化要素保障。
三是著力釋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內需潛力。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促進區域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四是著力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強化創新驅動引領,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發展新產業新產品,加強標準質量品牌建設,持續提升供給結構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五是著力健全流通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骨干運行網絡,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加快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提升城鄉商貿設施水平,改善城市消費聚集區設施條件,建立完善農村商業體系,促進生產和需求有效銜接。
強調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一直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投資項目審批方面來看,2022年,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09個,總投資1.48萬億元,其中審批79個、核準30個,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行業。
據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介紹,2022年全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上年增長20.2%。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完成審核備手續的擬建項目計劃總投資額同比增長24.7%,較上半年提高13.9個百分點,下半年擬建項目平均投資規模也較上半年增長31.3%。從這些指標看,今年及以后的投資增長還存在較大潛力。
羅國三表示,目前我國總儲蓄率仍然較高,必須準確把握投資方向,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找準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投資規模合理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充分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作用和優化供給的關鍵引導作用。
一是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釋放投資潛力。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著力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大制造業投資支持力度,加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領域建設以及保障民生需求的重大事項。
二是充分發揮各項投資政策組合作用,不斷提升投資效能。要積極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發行使用等各項工作,推動專項債券項目加快建設。要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加快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要加快釋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政策效能,促進制造業投資穩定增長。
三是加強重大項目儲備,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是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施的基礎性工作。督促指導各地方不斷完善項目儲備機制,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分級分領域持續儲備一批重點項目,持續為擴大有效投資打好基礎。
四是全面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投資建設便利化水平。要認真做好支持民間投資發展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通過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加強民間投資項目融資支持,支持民間投資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向社會公開發布一批示范作用強的典型案例,規范和鼓勵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推動基礎設施REITs健康發展,回收資金用于新的項目建設。深化投資法規制度“立改廢釋”,不斷健全投資管理配套制度體系。
(編輯 白寶玉)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