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各地消費市場迎來“春日暖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67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70409億元,增長5.0%。
與此同時,最近一段時間,各地各部門相繼出臺多項舉措,積極推動消費市場有序恢復,促進消費增長。那么,怎么看當前的消費?如何進一步促進消費?在3月18日晚間舉行的“財經前沿——2023《財經智庫》全球經濟信心指數發布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就“消費”這一話題發表見解。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中國居民的消費率偏弱,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處在較低位置,這跟居民儲蓄率偏高,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是相關的。
“雖然近年來我國居民收入增長和GDP增長基本同步,但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仍然偏慢,而消費又是主要靠中低收入群體。”李迅雷說,“一般收入越低,消費能力越弱。”
他同時判斷,今年全年消費增速大概在6%-7%。春節恢復性消費雖然是偏樂觀,但它的可持續性最終由居民的收入增長幅度所決定。
對于如何解決恢復和擴大消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面臨的一些障礙,李迅雷提出三條建議:第一,增加對居民部門的支持力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第二,要推進稅制改革;第三,以社會慈善事業為核心,增加居民收入。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表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三駕馬車不是同等的。外需從來沒有起到特別大的作用,真正可持續、可支撐的因素是居民消費。
他同時介紹,根據調查,居民的消費支出是隨著年齡的提高逐漸下降,16歲-24歲是消費最高的群體。如果這部分人處在不能就業、信息不足的情況,家庭其他成員的收入也不好,那么,對消費的影響會比較大。
同時,蔡昉表示,當消費的復蘇不足以支持經濟增長時,需要有短期的措施,“比如通過社會保障體系直接刺激,比如政府拿出4萬億到真正低收入群體手中。”
活動現場,《2023全球經濟信心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在解讀報告時介紹,根據調查,受訪者認為,在消費復蘇方面面臨著幾個主要挑戰,其中,最大的因素是過去三年的收入減少,家庭財富不足。
而對于“采取什么樣的政策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回升”的調查中,“積極促進消費增長”亦是選擇較多的,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提振民營經濟信心”。
“這即符合國家的政策,還能見到實效,對穩定經濟非常重要。”許召元說。
(編輯 何帆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