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5月10日,2023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早上8點左右,展覽館外就聚集了大量等候入場的人群。一位正在排隊的男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聽說今年的品牌日展會,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出展,我就是奔著它來的。”
自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以來,中國品牌日活動迄今已連續舉辦7屆。與以往稍顯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動時長不僅延長至5天(5月10日至5月14日),展會規模亦擴至約6萬平方米。
38家央企
攜“中國智造”亮相
5月10日、11日,《證券日報》記者前往上海世博展覽館探館,館內左手邊即為央企展區。在該展區內,共有38家央企攜“大國重器”獨立參展。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位于該展區入口處的第二個展位。
記者走進“國和一號”所屬的國家電投展廳觀察到,展廳正中間擺放著按照1:60比例縮小后的核電機組。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國和一號”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是在引進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基礎上,依托工程項目平臺實踐和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非能動壓水堆核電型號,是自主設計的中國核電技術品牌,也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從技術到型號,從型號到品牌,提升的不只是性能、技術和質量,更是精神、格局和責任。
作為“國和一號”型號的總體技術單位,國家電投上海核工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勇當現代產業鏈“鏈長”的背景下,國家電投依托上海核工院發起創建了“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該聯盟涵蓋了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項目管理、設備制造、建設安裝、調試運維、市場拓展等七大類別的全產業鏈。截至目前,共有會員單位61家,包括31家央企、8家地方國企、17家民營企業、2家事業單位以及3所高校。
不只是“國和一號”,在央企展區內,還有一個“大家伙”也吸引著參觀人員的目光。
在國機集團展臺的右側,擺放著一臺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紅色拖拉機。據中國一拖參展負責人劉慶領介紹,這臺長約5.5米,寬約3.7米,高約3.33米的“東方紅”LF2204無人駕駛拖拉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無人駕駛大馬力拖拉機。
“它沒有駕駛室,是一臺非常純粹的無人駕駛拖拉機,且實現了百分之百的全部國產化。”劉慶領告訴記者,據田間作業數據統計,其100米直線距離誤差不超過±2.5厘米,有效地解決了精準農業作業中駕駛及農機農藝結合問題,大大提高了作業質量和效果。
劉慶領表示,未來這臺“東方紅”LF2204無人駕駛拖拉機將主要用于包括東北、新疆等地區的旱田作業。不僅安全性有很大的保障且能實現精準作業,從效率來說,相較于傳統的人力駕駛,其作業效率至少提高20%以上。
在展館內,記者還與蜂擁而至的參會觀眾一同來到由中鐵十四局和鐵建重工聯合研發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國產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錦繡號”兩臺盾構機模型前“打卡”。
其中,被網友譽為“最萌大國重器”的便是“錦繡號”盾構機,其刀盤涂裝是熊貓形象,而“京華號”的盾構機刀盤涂裝則為臉譜形象。另外,記者還在該展臺外墻看到,墻壁上依次、有序地擺放著從最小直徑0.72米,到最大直徑16.07米的4行8列共計32個“mini”版盾構機刀盤涂裝形象。
一位現場講解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京華號”盾構機正應用于國內最長城市盾構高速公路隧道——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沉降始終控制在3毫米內,創造了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單月最高掘進542米的月進尺新紀錄。
此外,展館內,還有中國航天帶來的“中國空間站1:10模型”,中國中鐵展臺設置的“雪域先鋒號”盾構機模擬駕駛艙,航空工業展示的殲-20(威龍)、FC-31(鶻鷹)等戰斗機模型……
做好品牌建設
央企需“內外”兼修
當前,在國內外環境愈發深刻復雜的背景下,做好品牌建設不僅是體現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有力名片,也是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要打造的“金字招牌”。
2022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為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行動綱領。同年11月份,國資委印發《關于開展中央企業品牌引領行動的通知》,組織實施中央企業品牌引領行動,并將其作為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四個行動”之一。
今年以來,國資委更是多次強調,提高中央企業核心競爭力,關鍵要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個方面下更大功夫。其中,在加強品牌管理方面提出,要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世界一流企業必須要有世界一流品牌。卓著的品牌是支撐企業發展的軟實力,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提升競爭力、有效占領市場的重要武器。”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盡管部分中央企業的品牌建設已有了明顯成效,但總的來說,目前央企品牌競爭力、國際影響力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國資央企的軟實力還遠遠滯后于中國產品的硬實力。
從今年1月份英國品牌評估咨詢公司“品牌金融”發布的“2023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來看,國資委監管的央企共21家上榜,較上年新增一家。
在朱昌明看來,國資央企作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和參與全球品牌競爭與合作的“國家隊”,未來要進一步明晰品牌定位,科學構建品牌架構體系,積極運用品牌管理先進理念方法,持續提高品牌管理運營能力。
“首先,產品卓越是品牌卓著的基礎,這就要求中央企業繼續加強內功并做出卓越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其次,打造卓著品牌需要鍛外功,重視品牌戰略,國資央企要會講、講好品牌故事,助力企業做大品牌;最后,國資央企要借鑒優秀跨國公司成熟經驗,完善海外品牌建設體制機制,以優質產品服務‘走出去’帶動品牌‘走出去’。”朱昌明進一步表示。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