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我們將堅決扛起新時代金融監管的職責使命,以新機構新氣象新建樹,當好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6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發表開幕辭及主題演講時如是說。他進一步談到五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是,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有效性。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李云澤表示,將緊抓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這個關鍵,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加大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金融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強化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改進對外貿易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緊隨新一輪科技革命步伐,加大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力度,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抓住新領域新賽道蘊藏的新機遇,持續增加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金融供給,有力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民間投融資環境,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呵護好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激情。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場主體提信心添活力。
二是,奮力開創金融監管工作新局面。
“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是當前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李云澤表示,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切實提升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厘清責任邊界,拉緊責任鏈條,加強綜合治理,完善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協作、多層次貫通的責任體系,真正實現監管“全覆蓋、無例外”。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完善制度安排、健全工作機制,實現中央與地方兩個層面的無縫對接協調。持續整治金融市場亂象,重拳懲處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好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堅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主動仗。
李云澤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近期國際銀行業接連發生風險事件,雖然對我國直接沖擊很小,但也有很強的警示意義。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突出重點、把握節奏、精準發力,穩慎化解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風險。下好風險前瞻防控“先手棋”,以更加主動的態度應對各類風險隱患,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努力把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及時阻斷風險蔓延。練好穿透監管“繡花工”,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真正做到“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墻”。打好風險處置“組合拳”,做實做細應急預案,完善常態化風險處置機制,多渠道充實處置資源,充分調動各方主動化險積極性。
“我國擁有黨的領導政治優勢,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地位不會改變,這是我們防范化解風險的最大支撐和保障。”李云澤表示,目前,我國金融業運行整體平穩,風險總體可控,我們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四是,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促發展。
“解決影響和制約金融業發展的難題,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李云澤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持續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強化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完善管理流程,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監管體制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我們將以自身機構改革為契機,切實轉變職能、提升效能、改進作風,用鐵肩膀挑起監管重擔。持續優化制度供給,積極推動法律法規‘立改廢釋’,與時俱進完善審慎監管規則,該管的堅決管住,該放的有序放開,切實促進金融業穩定健康發展。”李云澤說。
五是,始終堅持金融對外開放不動搖。
李云澤強調,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金融業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近年來,金融領域先后推出50多條開放措施,取消了外資股比限制,大幅減少了外資準入數量型門檻,一批開放實例先后落地。近期,法巴農銀理財也將在上海開業。
“我們將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李云澤談到,在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養老健康、資產管理等領域,熱忱歡迎經營穩健、資質優良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各類業務試點。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不斷提升金融業制度型開放水平。優化跨境金融服務,大力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建設,加強政策協調和監管協作,共同促進全球金融穩定。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