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鄭雨航 李孟林 發自達沃斯現場 每經編輯 譚玉涵
6月27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即“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每經記者在現場專訪了著名經濟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金刻羽。
時隔四年再次參加夏季達沃斯中國線下論壇,金刻羽仍然感受到很多人對中國的前景充滿信心,渴望通過活動了解到更多信息。在她看來,中國在經濟金融方面和世界其他經濟體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未來中國可以發揮全球金融穩定器的作用。
在后疫情和地緣沖突加劇的時代,金刻羽認為全球各經濟體之間應該強調合作才能迎接挑戰,而不是鼓吹去全球化或去風險化。“希望能夠發出更多合作共贏的聲音,壓蓋分裂或者去全球化的負面影響,”金刻羽對《每日經濟新聞》表達了對本次論壇的期待。
金刻羽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隨后執教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刻羽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化和中國經濟,在頂級經濟學期刊發表了多篇關于國際宏觀經濟和中國經濟的文章,并擔任《經濟研究評論》期刊的編委。此外,金刻羽也曾就職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等機構。
在學術研究之外,金刻羽還在《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國際主流媒體上撰寫文章,成為溝通中國與西方的重要聲音之一。近期,她出版了新書TheNewChinaPlaybook《中國新策略》,嘗試客觀全面地介紹中國經濟的成長,并澄清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的常見誤解和迷思。
NBD:您時隔四年再次參加夏季達沃斯,對這次大會有什么新的感想,又有怎樣的期待?
金刻羽:首先,這次好像跟四年前沒有產生很生疏的感覺,感覺銜接地非常緊密,這也是讓我比較吃驚的。其次,我看到很多人對中國的前景充滿了信心,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最后,達沃斯論壇是一個合作性的平臺,所以希望能夠發出更多合作共贏的聲音,壓蓋分裂或者去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我希望這次達沃斯能夠增加溝通,增加大家對中國的理解和了解。因為國外的朋友已經有幾年沒有來到中國了,所以希望本屆達沃斯可以給他們留下一個積極開放的印象,希望他們多到中國來做生意,合作交流。
NBD:您的研究領域聚焦于國際資本流動和中國經濟,您認為這兩者之間如何相互影響?
金刻羽:中國目前和世界其他經濟體之間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雖然中國自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在全球貿易領域已經和其他國家形成了深入的合作,但是在經濟金融方面和世界其他經濟體的鏈接和交流還有很多余地。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可以發揮金融穩定器的作用。當然,這需要中美之間、央行之間的合作,可以提供給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流動性支持,解決它們的債務問題。
NBD:您提到中美之間的合作,您對近期中美關系的動態有何看法?
金刻羽:近期布林肯訪華釋放了積極信號。中美兩國在很多方面存在較大的合作基礎,雙方需要多加溝通協調,因為競爭和合作是相輔相成的。
NBD:本次論壇是時隔四年后在中國重歸線下舉辦。您認為在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的增長點在哪里?
金刻羽:一方面,全球的經濟增長點可能聚焦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包括AI和ChatGPT、新能源等等,但是目前我們還在探索階段,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發展中國家。雖然目前面臨疫情后的經濟疲軟和債務問題,但是全球80%的人口仍然在發展中國家。從這個角度來看,增長點還應該在發展中國家。但是如何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恢復至正常的經濟增長趨勢是至關重要的。
NBD:作為另一個擾動全球經濟的大事件,俄烏沖突仍看不到終結的跡象。在地緣政治動蕩之下,您認為全球經濟還面臨哪些嚴峻的挑戰?
金刻羽:不同的經濟體面臨的挑戰有所不同。一方面,西方國家持續的慢增長和高通脹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夠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新一代的科技革命很有可能讓發展中國家無法實現中等或中上等收入水平,也就是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解決)這種技術問題也需要長期積累。
最重要的是全球各經濟體之間還是要合作,而不是強調去全球化或者去風險化,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一種概念。去風險化會使得中國以及全球的經濟情況會更加嚴重,所以這點一定要突破。
NBD:在地緣沖突等因素的影響下,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到了沖擊,您對此如何看待?
金刻羽:美元的國際地位不僅僅來源于它的應用場景的廣泛性,還在于其在金融市場的全面性,無論在寬度、深度還是流動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領先性,所以目前美元還會在全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目前還沒有其他經濟體有足夠發達成熟的金融系統替代美元在全球投融資和貿易上的作用。
考慮到地緣政治的因素,很多國家也考慮到繞開美元進行國際結算,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美元的國際地位雖然在下降,但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