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av_欧美精品在线一区_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_日韩欧美三区_日韩中文字幕一区_伊人网在线综合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數字中國整體規劃”一周年:數字經濟進入乘數階段

2024-02-29 11:58  來源:零壹財經 

    去年的今天,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簡稱“數字中國整體規劃”),標志著數字中國建設進入新的階段,數字經濟發展迎來新的高潮。

    2024年1月,零壹智庫發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3)》(簡稱《報告》)。這是零壹智庫連續第三次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并開始研發2024版報告。該指數展現了2008年-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并通過五大指標體系呈現數字經濟的結構和驅動力。

    在“數字中國整體規劃”發布一周年之際,我們分享該報告的重點內容和洞察,并對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大事件進行總結分析,對2024年的發展做出展望。

    從《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3)》來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2008-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從100上升至572.26,年復合增長率達13.27%,遠高于同期9.48%的經濟發展增速和3.58%的金融發展增速。具體而言,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開發和數字人才培養五大方面都取得良好建樹。

    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進入新階段:《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簡稱“數字中國整體規劃”)發布了更加清晰的頂層設計;2022年底發布的“數據二十條”和2023年8月發布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使數據要素的價值實現、數據資產入表進入實質性階段。

    延續2023年的發展勢頭,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已經顯現出新的發展機遇;2023年底發布的“數據要素X計劃”開啟數字經濟的乘數效應;在各地方的“兩會”中,我們也看到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廣泛活力。

    數字經濟,正在重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

    一、行業:三次產業數字化各有特色

    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我們先看看三次產業數字化的總體情況。

    (一)第一產業數字化進程最快

    報告顯示,第一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由2008年的4.38持續穩步增長至2022年的233.83。

    第一產業數字化企業存量、注冊資本存量分別由2008年的165家、45.90億元上升至2022年的36900家、5866.0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7.17%、41.41%。

    2008-2022年,我國第一產業四大分類中,畜牧業尚未啟動數字化進程,農業數字化企業存量占比(即農業數字化企業存量占第一產業數字化企業存量的比重)從63.03%下降到56.45%,林業數字化企業存量占比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由29.70%上升到36.67%,漁業數字化企業占比基本上變化較小,由7.27%略下降到6.87%。

    (二)第二產業數字化起點低、發展快

    報告顯示,我國第二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起點較低,2008年第二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數僅為5.08,2022年中國第二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數上升至453.04,增長近90倍。

    2008-2022年,我國第二產業中,制造業數字化企業存量占比上升幅度顯著,從2008年的14.87%上升到2022年的63.86%,采礦業、建筑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數字化企業存量占比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趨勢。

    (三)第三產業數字化發展快、增速快

    報告顯示,第三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由2008年的2.47快速增長到2022年的375.23,增長近152倍。

    2008-2022年,我國第三產業中,主要服務業(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居民服務業等)數字化企業存量占比上升幅度顯著,從2008年的29.47%上升到2022年的96.05%,幾乎占據了第三產業的全部。

    而金融業的占比從2008年的54.46%下降到2022年的0.87%,甚至不到1%;制造業輔助活動企業存量則從16.06%減少到3.08%。

    二、區域:海南、寧夏等省表現不俗

    除北京市、上海市和廣東省這些數字經濟大市和大省外,我們還發現海南、寧夏、西藏等省的數字經濟發展表現不俗;這說明,數字經濟正在重塑中國經濟的“動力結構”。這里選擇幾個省市簡單展示一下。

    (一)海南?。涸鏊偃珖谝?/p>

    報告顯示,2008-2022年海南數字經濟增速位居全國首位,關鍵在于其數字產業化驅動力強。

    2008-2022年,海南數字產業化發展指數增速位居全國第1,尤其是數字技術應用業發展最為迅速,其中企業存量、注冊資本存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3.52%、94.97%,均位列全國第1。

    2022年海南數字經濟核心業務營收超1200億元,占全省GDP比重達7.5%。海南積極尋求數字合作,成功創建全國首家省政府授牌的區塊鏈試驗區,且在2022年,園區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繳納稅收超過150億元。

    (二)青海省: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位列全國首位

    報告顯示,青海兼并了“2022年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一”以及“2008-2022年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年復合增長率排名全國第一”。青海的表現出人意料,不僅數字基礎設施整體發展水平最高,增速也最快。

    青海大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3年8月,5G移動電話用戶達365.35萬戶,同比增長49.31%。

    2008-2022年,青海互聯網接入端口、接入用戶以及移動電話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3.02%、26.80%、14.59%,在全國分別排第4、1、2名。省會西寧市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西寧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上線運行,鏡像服務器建成投運。

    青海省以“平臺+云網+x”發展新模式助力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農村寬帶用戶總數87.15萬戶,凈增29.9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2.32%。青海已建成1270個數字化鄉村示范村,2025個鄉村信息點,568個鄉村數字化系統。

    同時,青海聯通通過施“數字鄉村+村集體經濟”業務與村委會合作,通過寬帶社會化合作協助村集體經濟“破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截至2022年12月,青海聯通通信合作社累計簽約145個,與40個村完成建設交付,開發高價值寬帶融通用戶2800余戶。

    (三)寧夏:數字技術發展指數增速最高

    報告顯示,2008-2022年寧夏數字技術發展指數增速最為強勁,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1.26%,超出第2名13.59%。

    寧夏一直全力推進數字技術發展,積極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合作平臺,并為數字技術發展提供政策與人才支撐。

    2020年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落戶寧夏,2021年寧夏又被確定為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節點中心,是全國唯一“雙中心”省區。

    2023年3月,寧夏發布《數字寧夏“1244+N”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推動數據中心集群發展,新建5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增加標準機架11萬架,總量達到15萬架,服務器裝機能力超過125萬臺,為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2023年9月,寧夏數字信息產業研究院正式成立,建立專家智庫,打造開放的數字行業交流平臺,匯聚學術、產業和資本力量,以支持產業規劃、政策制定和產業決策為導向,探索科技創新轉化模式和機制。

    (四)西藏:數字人才培育指數增速名列前茅

    報告顯示,2008-2022年,數字人才培育指數增速排名前10的省份分別為:青海、西藏、寧夏、貴州、海南、云南、新疆、甘肅、重慶以及廣西。

    2023年,西藏在北京、重慶等多地發布“英才匯聚·志向高原”招才引智政策推介活動,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有計劃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

    2008-2022年,西藏普通高校在校生數也由2.94萬人上升到4.40萬人,在校生密度總體上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近年來,西藏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其低硫、低氧、低壓、低濕、低污的自然環境優勢,積極融入“東數西算”,打造拉薩綠色數據中心集群和核心節點,吸引了寧算、阿里云等數字產業項目的落地,實現了以產業引才的愿望。

    三、2023數字經濟大事件

    2023年,在國家政策的頂層指導下,各省市、各行業積極響應,許多重要事件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數據二十條”在2022年底出臺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隨之推出了有關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其他省市取諸如貴州省、海南省和廣西省等也陸續出臺相應的數字經濟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貫徹落實政府指示。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國家數據局的成立將為我國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帶來強大的驅動力,為算力產業生態相關企業、數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重大利好。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第一生產要素,數據資源入表表明它完成了從資源到資產的跨越,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數據資產意識,激活數據市場供需主體的積極性,為企業深度研發數據資源提供強大動力。

    四、2024年:深化數字成果,發展新賽道

    過去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果,數字中國的建設也具備一定規模。

    2024年,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數字中國建設體系布局會趨于完善,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發展更加協調充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度加深,全面提身份數字化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

    (一)各省市將處于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爆發期

    隨著全國多地進入“兩會時間”,我國各省市陸續公布了2024年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規劃和舉措。例如:

    北京市將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深入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全面開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上海將加快建設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使數字深入貫徹多個應用場景;

    四川省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實施“數據要素×”行動;

    重慶市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啟動5個行業產業大腦建設,新建5個未來工廠、10個智能工廠和100個數字化車間,加快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產業數字化新生態;

    吉林省深入制造業“智改數轉”行動,支持100個以上示范項目,建成30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00個省級數字化示范車間;

    西藏自治區制定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意見,規上工業和數字經濟增加值均增長10%以上。

    (二)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還將不斷出臺

    在數字經濟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情況下,各地區紛紛出臺支持本地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產業數字化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未來幾年,各地區還可能針對產業數字化出臺更加精準的支持政策:

    擴大第一產業數字化轉型范圍,提高農業、林業、漁業數字化滲透率,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改造產業生態;

    2024年工業互聯網建設將會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將會助推大量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形成;

    第三產業主要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未來將在數字金融、數字文旅等方面推陳出新。

    (三)信創產業將繼續扮演數字產業化的重要角色

    5G技術是數字經濟的基石,芯片是實現5G技術高速傳輸、低延遲應用的根基,因此一直以來我國科技企業從未停下腳步,一直在走自主創新的道路。

    今年,華為旗下海思設計的5納米手機芯片預計將推向市場,這標志著我國打破過往依賴芯片進口的局面,也是在高科技領域的突破,不僅為科技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也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

    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國產核心軟硬件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信創產業將繼續在數字產業化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缎艅摽蚣軋蟾妗分赋?,下一階段信創行業的確定性向上,范圍從省級以上政府變為政府+行業,規模從2280萬臺變為6000萬臺以上,建設持續時間從3年變為5年,建設時間節點定為2027年。

    (四)數字人才培養將受到更多重視

    數字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2008-2022年,數字人才指數值年復合增長率為7.88%,發展基礎好。

    根據《2023中國數字人才發展報告》近四年數據,數字人才主要集中在IT/互聯網/游戲行業,人才占比4年均在40%以上。數字人才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人才呈逐年增長態勢,2022年人才比2019年增加了7.03%。

    近4年來,數字人才平均年薪遠高于全行業,且薪酬逐年增加,2022年比2019年增長11.5%。

    《人才藍皮書:中國創新人才發展報告(2023)》之子報告《數字人才發展評價與趨勢建議》指出:

    京津冀城市群30萬元以上薪資領先于其他城市群,特別是在50萬元以上薪資段位中優勢更加突出;

    長三角地區20萬-30萬元薪資段位數字人才數量顯著;

    成渝地區數字人才的整體薪資較低,約七成薪資低于20萬元,并且數字人才相對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與杭州地區。

    數字人才不足會限制地區的數字化轉型。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將培養更多的數字人才,數字人才培養將受到更多的重視。

    (五)數據要素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報告顯示,近年來數據要素對我國GDP的貢獻率整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新生動力。

    2023年8月財政部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財會〔2023〕11號),明確數據資源的確認范圍和會計處理適用準則等,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6年底,數據要素應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打造300個以上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典型應用場景,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數據交易規模倍增,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創造的新業態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

    利用人工智能、隱私計算、時空數據庫等技術助力降本增效、促進安全流通和釋放數據價值,數據資源入表為企業數據資源的資產化實現路徑提供方向,多個省市接連推出關于數據確權、流通、使用、治理等方面的制度措施,落實數據基礎制度,不斷創新數據應用場景,盡可能最大化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六)數字平臺合理合法合規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全球數字平臺治理最新發展態勢(2023年)》報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為數字平臺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在治理方面,要不斷豐富反壟斷監管手段、增強反壟斷監管效能,降低數字平臺巨頭濫用數據與算法優勢,限定交易、不公平高價交易等行為出現頻率。

    諸如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的數字平臺企業,要破除算法黑箱困境,提高算法透明度,避免用戶受困于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等。

    (七)數字金融加大落實力度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數字金融”列為五篇大文章之一。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是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群眾,提升金融服務供給質量的有效技術手段。

    隨著數字金融發展,未來應當加強數據的安全與隱私保護;推動金融服務普惠萬家,支持金融機構深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提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涉農主體等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質量;規范數字金融發展與治理模式,逐步建立金融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黄色免费大片 | av在线中文播放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 91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看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黄a∨片高清在线 欧美一级免费 |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 | 91午夜理伦私人影院 | 能直接看的av网站 | 毛片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av |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 | 欧洲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福利片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影视 | 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成人影院 | 中国a一片一级一片 | 日韩精品三区 | 天堂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字幕网 | 超碰在线人人草 | 久久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人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