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3月18日,北京金融法院揭牌成立三周年。當日,北京金融法院召開“以高質量金融司法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北京金融法院院長張雯發布《北京金融法院審判工作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據記者了解,《白皮書》是對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三年審判工作的全面總結,涵蓋金融審判執行、體制機制創新、典型案例培育等情況,呈現了該院立足首都金融審判工作特點,以機制創新提升審判效能,以裁判規則引領金融治理,以法治協同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據張雯介紹,自建院以來,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各類金融案件21925件,審結、執結案件20228件,總標的額超過8000億元。
樹立裁判規則
促進金融治理
據張雯介紹,北京金融法院新類型金融民商事案件集中,覆蓋銀行、保險、證券、資管、信托等金融行業各領域,發揮著樹立裁判規則、促進金融治理的作用。
該院金融行政案件以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為主體的占比高達98%,具有數量多、層級高、政策性強、輻射面廣的特點,包括“獐子島”“梅花生物”等一批重大、復雜、新類型案件,司法裁判密切關系監管政策實施落地。
該院執行實施、財產保全案件平均標的金額達2.67億元,涉及股權、證券、土地、知識產權、采礦權、房產項目、飛行器等各類財產,以及鋼鐵產能指標、污水排放權等新型財產,善意文明執行關系企業生存發展。
該院涉外金融案件類型也較為豐富,案件涉及31個國家和地區。
“雙軌雙平臺”機制
守護好群眾“錢袋子”
張雯表示,北京金融法院以“既審案、又治理”的功能型法院建設為導向,緊密對接金融治理的現實需求,不斷深化金融審判體制機制創新。《白皮書》選取了部分重點體制機制創新成果進行發布。
如北京金融法院建立“雙軌雙平臺”證券群體性糾紛高效化解機制,形成“庭審百問”清單化指引、要素式審理模式,以親民便捷訴訟、公正高效解紛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據介紹,“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以“雙軌”運行為著力點,聚合提升制度效能。在原告投資者提起代表人訴訟后,不同意加入代表人訴訟的投資者可以明示退出并另行起訴,啟動示范判決機制,代表人訴訟和示范判決“雙軌”并行;在必要的時候,兩項制度可以相互轉換實現靈活“轉軌”;根據案件審理情況需要,還可以將代表人訴訟案件確定為示范案件,實現二者的有效“并軌”。
“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運行以來,已適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資者的證券群體性糾紛案件審理,確定示范案件40余件,完成平行案件登記審核5600余件,便利中小投資者在線訴訟7000余人,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機制
幫扶救助危困企業
北京金融法院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機制幫扶救助危困企業,以數字賦能金融治理機制助力行業發展,支持規范引導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2022年7月份,北京金融法院攜手北京市工商聯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據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長薛峰介紹,“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立足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營商環境,有效識別具有挽救價值的被執行企業,積極重建企業信用、恢復當事人信任關系,以金融執行支撐和保障實體經濟,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目前,北京金融法院已適用該機制成功處理案件62件,覆蓋能源礦產、現代物流、民營醫院、文化旅游、高新技術、污水處理等多個領域,執行到位金額累計163億余元,保障了8萬余名涉案企業職工穩定就業,穩定了230余萬投資者的投資預期,努力實現著辦理一個案件、救活一個企業、保護一個行業的“雙贏多贏共贏”工作目標。
此外,北京金融法院不斷深化強執行促強監管,行政非訴執行審查“向前一步”,補齊小缺口、保障強處罰等制度機制,從立案、保全、審判、執行各個環節切實助力金融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深入探索金融機構破產涉眾風險隔離機制,不斷完善金融糾紛訴源治理機制,助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等。
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
發布八大典型案例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長宋毅介紹了《白皮書》的八個典型案例。據悉,北京金融法院從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健全資本市場治理體系、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維護中小投資者和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系統梳理了建院以來100個典型案例,并對案件的裁判規則進行總結提煉。《白皮書》中的八個案例是其中的部分代表性案例,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北京金融法院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
八個案例有四大特點:一是支持和監督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助推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北京金融法院管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因履行監管職責引發的行政訴訟和非訴執行案件,堅持“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的理念,加強司法與行政的良性互動,推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促進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高標準規范行政行為,全面加強金融監管。二是聚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北京金融法院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立足審判職能發揮,穩妥有序、精準施策推動金融風險化解,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三是強化企業合規司法指引,服務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保護中小投資者和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