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劉琪
2月2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召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進會。
會議指出,2024年10月份工作機制啟動以來,在各地黨委政府的高效統籌下,在相關部門、銀行機構的密切配合下,四級工作機制迅速搭建、有序運行,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超過5000萬戶,授信超過10萬億元。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余額近7萬億元。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為小微企業提供更穩定、更便捷的融資渠道,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接下來,消除小微企業融資的隱性壁壘、進一步簡化融資流程、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仍是該工作機制建設和完善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表示,政府協調減少了銀行和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也讓小微企業獲得了更多觸達銀行的機會,信用良好但缺乏抵押品的小微企業得以被納入銀行信貸服務范圍。另外,通過工作機制省掉中間環節,也讓小微企業免于支付貸款時的中介費、擔保費等,利于企業減負。
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后,各地積極行動,加快推動工作機制從“紙面”落到“地面”,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得到改善。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81.4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強化擔當,堅決消除阻礙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各種隱性壁壘,全力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克服困難、健康發展,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田惠敏建議,為更好消除小微企業融資的隱性壁壘,各地可以進一步精準摸排各行業、各領域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特別是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等特殊企業,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同時,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進一步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并加大知識產權質押等創新融資模式的推廣力度。此外,創新風險分擔機制,擴大政府性擔保覆蓋面,探索“銀行+保險+擔保”風險共擔模式,也能減輕銀行放款顧慮。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