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綠色消費是消費升級的方向之一,也是一種新型消費模式。近日,多份重磅文件提及“綠色消費”。
例如,2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有序拓展綠色消費業務,支持企業和個人購買、消費綠色低碳產品”。
2月1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五部門發布了《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推動消費地標建設,聚焦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打造新型消費場景”。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消費具有低碳、環保、質優等特征,市場潛力大。促進綠色消費,有助于緩解能源壓力,利好綠色產業發展,能為綠色技術的推廣應用打開更多空間,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綠色動能。
購買有機蔬菜,選擇節能家電產品,駕駛新能源汽車出行……綠色消費涵蓋生活的諸多方面。近年來,綠色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重點消費領域綠色轉型成效明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9%,較2023年提高9.3個百分點。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消費規模的持續擴大,為產供銷全過程帶來積極影響,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進行。“消費者越喜歡綠色低碳產品,電商平臺等越有售賣、宣傳這類產品的動力,生產企業越能從中獲利,從而帶動研發端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步伐,進一步豐富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然而,綠色消費的進一步推廣仍存在難點,如相關產品定價較高等。受訪專家普遍表示,讓綠色消費成為人們的“心頭好”,要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田惠敏表示,要制定更全面的綠色消費政策,以獎勵補貼措施提高消費者購買綠色低碳產品的積極性;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拓展產品種類;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消費體驗,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綠色金融是綠色消費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后盾,深耕細作綠色金融,銀行、保險機構等金融機構都應發揮好作用。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青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應從以下四方面著力拓展綠色消費業務:一是加快信貸產品的創新步伐,圍繞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等消費品制定專項產品,提供利率優惠與靈活還款安排;二是對接電商等平臺,實施綠色消費賦分機制,綠色消費積分可用于兌換消費券等;三是推動服務升級,圍繞綠色產業鏈建設,提供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四是加快構建銀行綠色消費風險管理體系,優化大數據風控模型。
“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創新保險產品,為綠色企業提供更全面、更優惠的保險服務;豐富保險業務參與綠色消費的場景,打造綠色保險與消費相結合的新形式,如推出‘綠色消費無憂險’以支持綠色消費相關產品短期無條件退貨等。”董青馬強調,銀行與保險機構還可以聯合開發產品,推出“銀行信貸+保險”組合服務,為綠色消費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