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3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下簡稱“深化提升行動”)2025年第一次專題推進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截至2024年底,各地、各中央企業的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平均完成率超過70%,深化提升行動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李鎮在會上強調,今年是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各地、各中央企業原則上爭取前三季度基本完成深化提升行動既定任務,最后一季度全面掃尾提升;重點難點任務要往前排,絕不能把難啃的骨頭放在后面。
自2023年深化提升行動啟動以來,不少地方、中央企業形成了一系列改革亮點、特色經驗和標志性成果。李鎮稱,要乘勢而上持續深化,把改革已形成的優勢和蘊藏的潛力轉化為收官勝勢,使高質量完成的成色更足、含金量更高。
首先,功能使命類任務要進一步突出“國之大者”,服務國家戰略更加有力。李鎮表示,在科技創新方面,要深入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爭取形成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成果;科技領軍企業要牽頭推動重大攻關,打造創新聯合體升級版,搶占技術制高點,形成更多的“國之重器”和“撒手锏”;要密切跟蹤重要領域的技術創新,特別是AI發展一日千里,有條件的企業要抓住機遇,落實好“AI+”專項行動,發揮引領作用。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更加注重通過自主內生培育、戰略聯盟、股權合作、打造投資平臺等多種模式推進;要加快發展未來產業,主動競勝“未來競技場”;鏈長企業要在強鏈補鏈上發揮更大作用等。
記者從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為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物流”方式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有機組成,從“物流+”角度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延伸與應用。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為進一步服務國家戰略,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突破口,實行投資與資本運作相結合,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布局,在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營業收入、營收占比分別增長462%、27.6%和5.3%的基礎上,2025年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占比在2022年基礎上提高9個百分點以上。
其次,體制機制類任務要繼續突出形神俱備,在提高精準度、適應性上求突破。李鎮舉例稱,對于動態優化“前置事項清單”、建立“科學、理性、高效”的董事會、顯著提升外部董事素質和履職能力、推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剛性兌現和取得實效、推進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健全覆蓋各層級責任追究體系等重點任務,要對標先進經驗,努力提升質量,特別是推動這些改革舉措與企業的不同層級、類型以及功能使命精準契合、動態適應,并完成中央方案要求的覆蓋面,這將是深化提升行動重要的共性標志性成果。
最后,成熟經驗做法要及時制度化長效化。制度建設是改革的一條主線,制度化是鞏固改革成果的關鍵手段,要著力推動改革成果轉化為相關制度。
2025年是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李鎮特別強調,中央企業要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扎實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占比,差距大的,要加大力度,力爭完成預期目標;地方國資委要更加注重發展實體經濟,在本地形成更多發揮支柱作用的實體企業;目前部分地方尚未建立“兩非”“兩資”退出綠色通道,要根據實際需要加快建立;東北地區、對口合作機制相關地區和相關中央企業要積極推進新時代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編輯 喬川川)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