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A股市場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計劃245單,涉及金額1.0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9.92%和223.91%
本報記者 田鵬
一年前,“并購重組”這一關鍵詞在《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中被重點提及,使之成為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提升投資價值的有力助推器。
據Wind數據統計(全文數據來源),自2024年4月12日至今,A股市場新增披露245單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涉及金額合計達1.0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9.92%和223.91%。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展望未來,政策將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支持,并購重組也有望成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意愿將不斷提升,預計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有望繼續保持活躍。
多方面舉措加持
一年間,在新“國九條”指引下,從國家到地方,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接連落地,進一步完善“1+N”政策體系,為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投身并購重組浪潮,借力實現業務拓展、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
具體來看,2024年4月19日,證監會迅速響應,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將“推動科技型企業高效實施并購重組”列為關鍵舉措之一;6月19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進一步為并購重組松綁——“豐富并購重組支付工具”“開展股份對價分期支付研究”“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收購優質未盈利‘硬科技’企業”;9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從六個關鍵維度深化并購重組市場改革。
國務院國資委同樣積極行動,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將并購重組作為重要手段。2024年4月28日,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現場推進會召開。大會表示,要靈活運用并購重組、上市融資、產業協同、聯合攻關等方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同年9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再次強調國有企業要加大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
從地方來看,各地紛紛結合自身產業特色與發展需求,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力度大的政策舉措。例如,上海于2024年12月份印發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引入專業賽道市場化并購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場化并購基金,符合條件的納入股權投資基金設立快速通道。
在陳靂看來,政策驅動下,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資源整合、強化上下游協同、增強競爭力意愿提升,推動并購重組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進一步來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持續推進,有助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一步深化,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呈現五大趨勢
得益于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持續火熱,呈現出一系列鮮明趨勢,為A股市場的資本運作開啟全新征程。
一是產業整合類并購占據主流。數據顯示,自新“國九條”發布以來,A股市場新增披露的219單資產收購(包括二級市場收購、發行股份/可轉債購買資產、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重組項目中,94單為產業鏈上下游及同行業并購,占比42.92%。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產業整合類并購占據主流能夠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協同,是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基石。通過橫向整合可以減少重復投資,借助縱向并購可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趨勢。新“國九條”發布以來新增的披露重組中,上市公司圍繞科技創新,向新質生產力方向整合升級已成為主流趨勢。從并購標的公司所屬行業看,電子、醫藥生物、化工、機械設備等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主要領域。
近一年,A股市場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計劃245單,涉及金額1.0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9.92%和223.91%
三是收購未盈利資產謹慎試水。例如,橡膠助劑企業山東陽谷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跨界并購北京波米科技有限公司。標的公司主營聚酰亞胺材料,實現半導體封裝關鍵材料進口替代,報告期內有一定虧損但持續收窄,虧損金額遠低于上市公司盈利,且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后已實現盈利。
四是上市公司間產業整合趨于活躍。一方面,產業龍頭上市公司加速“A并A”,如杭州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存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另一方面,收購上市公司子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成為并購新路徑。例如,上海威爾泰工業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滬市公司上海紫江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鋰電池材料業務的子公司,助力業務轉型升級。
五是跨境并購呈現邊際復蘇跡象。上市公司積極通過跨境并購“走出去”,優質境外標的受產業方關注。數據顯示,自新“國九條”發布以來,共計有6單項目涉及海外并購(4單出境并購、2單境外并購),其中,上海海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售上海藥明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0%股權項目和亞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收購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316%股權項目已完成交易。
陳靂表示,跨境并購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特別是在現有全球化體系面臨挑戰的情況下,通過跨境并購強化全球布局為上市公司應對政策變化與市場波動提供了支持。
展望未來,田利輝表示,全面注冊制下,“小額快速”并購審核機制將普及,分拆上市與跨界并購案例會持續增加。圍繞“卡脖子”技術的并購將獲政策傾斜,未盈利但技術領先的標的估值溢價出現抬升。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